文/图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王永良
9月5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李翠霞走进大会直播间。她表示,在当前国际环境形势下,应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应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为黑龙江省唯一以绿色食品科学命名的科研机构,同时承担着乳品、大豆两个国家工程中心建设任务,在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隶属东北农业大学,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平台共享,充分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已有的国家、省(部)级重要科研资源,在绿色食品前端农产品种养殖、食品加工技术储备、社会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李翠霞表示,黑龙江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明显,黑龙江省开发较晚、污染少,天蓝、水净、田洁,森林覆盖率达43.6%;土地肥沃,原生态保持良好,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最佳的生态环境,并具有寒温带、黑土地、大平原、大森林、大江大湖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黑龙江地处北纬43°至53°,处于全球“黄金种植带”和“奶牛养殖黄金带”,是最佳的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前景广阔。目前,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规模和总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集聚了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乳业、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绿色食品开发,已具备研发基础和成果积累。同时黑龙江省已制订并正式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山特产品采集以及食用菌栽培等领域。机械化程度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综合机械化程度已接近90%。
李翠霞认为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20字方针。粮稳则民安,食安即民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并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要强化政策保障,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要加大粮食生产投入,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要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合作、协同联动,进一步形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粮食安全的合力。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
粮食生产,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要推进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和抗风险能力。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少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收益,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丰产又增收的实惠。要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让绿色显“特色”,使绿色生“金色”。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李翠霞建议:立足于全产业链,在数量安全基础上,保障安全食品基料生产,从源头上保障食物安全。因此,必须在自然资源条件、环境基础条件优越区域,优先布局安全食品基料生产基地。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为原料的产品已覆盖全国各大主销区,形成了“龙江食品原料基地牵动东北,绿色食品覆盖全国”的格局,为东北地区优质农产品外销闯出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