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倪迎娟 通讯员 于游)9月22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富显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相关情况,民一庭庭长王胜利通报了典型案件。新闻发布会由宣传处副处长于游主持。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推进提升“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升政治站位
加强组织领导
市两级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服务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社军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出台了《关于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意见》《关于开展全面提升破产审判工作水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的工作方案》《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分工方案》等文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努力提高审判质效
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刑事审判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侵害企业权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协同推进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建设,扎实推进网上立案和缴费工作,努力为当事人提供立体化、全方位的诉讼服务。全面加强审判管理,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全面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今年1月至8月,全市两级法院共接收涉企民商事案件14974件,审结13455件,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8771件。
发挥破产程序的保护、救助、重整功能,推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今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7件,破产案件债权回收率大幅度提高,消化债务、盘活资金,切实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
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执行措施,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推动完善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对于一些资产处置难度大,难以一次有效执结的案件,一方面综合运用债转股、执行和解等方式,拓宽企业债权实现渠道,另一方面通过采取执转破、司法拍卖、变卖等手段,将土地、厂房等资源要素充分释放,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助推企业发展。对于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为企业恢复经营创造条件。
根据省委政法委的部署,7月以来,全市法院认真开展影响营商环境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对影响营商环境的司法突出问题展开全面自查和整改,对企业进行走访,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