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3日
青岛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5天内将对全市检测全覆盖 截至12日12时,9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10月12日,市民在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一检测点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10月12日,市民在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附近一检测点排队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10月11日,青岛市胸科医院已经封闭。

  青岛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据青岛卫健委消息,10月11日,青岛新增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初步判断与市胸科医院有关。随后,青岛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将密切接触者和市胸科医院相关人员作为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监测。12日凌晨,青岛市卫健委通报,青岛市已制订并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方案,社区检测正加快推进,5天内对全市检测全覆盖,检测结果将及时发布。
  据了解,从11日夜间开始,青岛市主城区部分小区居民陆续接到通知,接受核酸检测。
  记者12日上午在青岛五四广场附近的一个检测点看到,现场用警戒线拉起了一个通道,里面有两排人同时排队,队伍大概200多米长,排队市民都戴着口罩。一位中年男性市民告诉记者,昨晚就接到通知了,来之后人太多,就又回去了,今早再来接受检测。
  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持身份证就可以来检测,以实际居住地为准,不以户籍地划分。
  在青岛市市南区隆德路弘信山庄小区,居民11日晚在微信群接到通知,次日接受核酸检测。12日早晨7时左右,小区广场就排起了队伍。沿着绿荫走廊,居民依次接受核酸检测。一名姓王的小区居民说:“大概排了20多分钟就做完了。做一下核酸检测挺好,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
  据青岛市卫健委通报,青岛在此次疫情中发现的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均与青岛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
  目前,青岛市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国家、山东省专家组指导下,开展疫情研判、流调、重点人群排查等工作。
   青岛市卫健委发布通报
  10月12日下午,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检测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2020年10月11日我市发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立即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已采样277968份进行核酸检测。
  截至10月12日12时,全市已排查到密切接触者132人,全部实行集中隔离观察,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其中9人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已于12日凌晨公布),其余均为阴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171人,全部实行集中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一般接触者840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医务人员、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162601人,已完成核酸检测154815人,结果均为阴性;社区检测人群114221人,已完成核酸检测75296人,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全市核酸检测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在此提醒大家,去做核酸检测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有序进行检测。可以提前将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写在小纸条上,以节约时间,提高登记检测效率。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0月12日
   多地发布提醒:近期非必要不要前往青岛
  11日上午青岛市发布新增3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之后,国内多地相继发布提醒“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青岛市”。
  12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青岛市正在进行大规模核酸筛查,近期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要前往青岛旅行及出差。近14天内有青岛旅行史的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及时排查。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政府官网11日发布了紧急通告,紧急排查9月27日以来到过青岛市胸科医院、接触过医院病人、与青岛新增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有交集、接触过近期从青岛市入境人员以及青岛市市北区的居民,同时提醒市民: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青岛市。
  湖北省疾控中心、江西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北多地等也发布了紧急提示,请市民关注青岛市发布的疫情情况,提醒市民近期如非必要,不要前往青岛市。
  郑州市紧急通知:青岛入郑人员全面核酸检测
  10月12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
  一、凡10月1日以来,有青岛旅居史的我市市民,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相关情况,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并接受社区健康管理。
  二、自10月12日起,由青岛来郑人员必须持有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全市各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守发热患者、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核酸检测措施。
  四、我市市民如确需前往青岛,请做好个人防护。从青岛返郑后,应主动配合我市的相关防控措施。
  五、广大市民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随身携带口罩,必要时戴好口罩,科学规范放置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