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女子蝶变为省脱贫攻坚标兵
代海荣(右)和她做出的酱豆。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高琳琳)西有酱豆东有馍,南有芈月北艾棵。这是驿城区蚁蜂镇几个驻村第一书记总结当地各村农产品的顺口溜,其中的西有酱豆,就是指的蚁蜂镇西边橡林村出产的代海荣手工酱豆。
代海荣,一个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系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本想跟随丈夫王保良外出打工摘掉贫困的帽子,但一场大病打破了她的打工致富梦。
养病期间,她制作酱豆来调剂家庭生活。看到爱人和孩子都爱吃自己做的酱豆,她想为何不在家多做些酱豆,如果能卖出去就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说干就干,她对家庭手工酱豆进行改良,其中光原料豆的选择就试用了十几个品种,最后选择了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制作酱豆的主料,在各种辅料的选用上也特别讲究。就这样,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说代海荣家的酱豆好吃。
代海荣患病期间,不但亲朋好友出钱出力,众多的乡亲也前来慰问帮助,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与信心。她把这份情融入每一次的制作中,用最好的原材料、最耐心的熬制,做出最好的酱豆来回馈社会,回馈真情。
2018年6月,蚁蜂镇第一届农民节在橡林村举办,代海荣生产的酱豆代表橡林村参展。蚁蜂镇党委书记段德政在展台边品尝以后大加赞赏,并向莅临的各级领导推荐,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关注。代海荣手工酱豆从此飞出橡林村,飞出蚁蜂镇,飞向了全省十几个地市。代海荣一家也靠销售酱豆实现了脱贫梦。
有人为代海荣写了这样一首诗:酱心独创小山沟,古方调制傍柴熟。和饼就葱才入口,已忘云梦三千秋。
2018年12月,代海荣荣获全省脱贫攻坚标兵的称号。代海荣说:“我是一个农民,我希望橡林的父老乡亲能和我一起做酱豆,把老祖先留下的宝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