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姚娜)“驻马店市中医院引进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利用它进行康复训练,像极了太空漫步。”近日,有患者家属这么评价市中医院引进的康复训练机器人。
据了解,这台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适用于脑梗死、脑出血及脑外伤所致的肢体活动障碍、脊髓损伤、下肢退行性关节炎、帕金森症、瘫痪、进行性肌肉萎缩、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患者,能够在早期、中期开展标准化步态训练,为康复患者带来了福音。
传统的步态训练,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下肢负重功能、平衡功能,但是早期很难实现在正常步态模式下有控制的训练。而下肢康复机器人就可以实现这种步态训练。同时,在训练后机器人能及时反馈分析报告。与人工协助康复治疗相比,下肢康复机器人优势更明显,既能让治疗师减压,也能让患者康复得到客观评价,训练强度与效率大大提升。
“使用机器人康复,我重新体验到了正常走路的感觉,非常开心。”正在接受康复训练的李先生高兴地表示,机器人带有道路模拟系统,像游戏闯关一样,完成行走锻炼任务,非常有成就感。
据该院康复科副主任刘建东介绍,下肢康复机器人除了实时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外,还会根据患者信息自行调整,比如刚开始患者是完全被动的,全是机器人带着患者做,慢慢地患者会有一定的主动性,这时机器人就会自动调整,机器帮助一部分,患者主动完成一部分,后期过渡到患者完全主动。患者在早期的步态训练中,也可以感觉到下肢运动和位置的变化,包括足体压力的变化,多功能感官的刺激对于病人损伤以后脑中枢的网络重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刘建东提醒,在脑卒中早期,患者还不具备行走能力时,可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标准化训练。通过控制髋、膝、踝关节,实现正常运动模式下的重复行走运动,从而为患者建立早期正常的运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