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8日
老兵张贵一:
难忘在朝鲜驻扎的日子
    张贵一老人平时喜欢听收音机。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89岁的张贵一现住在市区美庐园小区二女儿家中,这是一套装修普通的90多平方米的房子。10月27日,记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的张贵一老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时隔多年,张贵一老人仍然清晰地记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每次唱起这首歌,都会让他为之振奋,让他想起抗美援朝的战争岁月。
  张贵一出生于西平县焦庄乡王老庄村,1955年入伍,集训一个多月后,随部队从信阳出发秘密入朝。
  1955年至1958年,张贵一所在部队进入上甘岭附近地区。他们是通信兵,担负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系任务。张贵一对往日的记忆,似电影一般回放:“那里都是山地,我们爬山过梁,最长的一段线路,我们全营花了二十几天时间,架设几十公里的电话线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座高约30多米的电线杆,那个年代没有吊机,也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战士们犯了难,我自告奋勇冲到前,脚上戴着专用工具,在爬的过程中不慎滑下来,下巴和腿擦伤一大片,后来用腰带将自己绑在电线杆上,一点一点往顶端挪,最终将电话线架了起来。不架线的日子,我们会组织学习,学习怎么架线,怎么绑线,线路交叉时怎么架不影响信号、互相不干扰,以保护我们部队的通话信息。”
  虽然当时已经停战,但敌方特务很多,战士不能单独离开营地,如果外出,必须两人以上同行。在3年多的时间里,张贵一向当地群众学习朝鲜语,和战友一起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并参加当地学生和群众组织的联欢活动。直到现在,张贵一还能用朝鲜语唱《道拉基》《金日成将军之歌》等朝鲜歌曲。“我们守卫的同时还帮助朝鲜搞建设,学生们也教我们语言、唱歌、跳舞……那段时间是最快乐的。”回忆起停战后的和平时光,张贵一脸上挂满了笑容。
  1958年,张贵一和战友们接到上级命令,撤离朝鲜。“我们是晚上撤离的,战友们趁着夜色悄悄打包、清理物资,快速登上回国的火车,怕惊扰了朝鲜人民。他们要是知道我们要离开了,肯定不让我们走,大家在一起生活了3年多,有很深的感情。”当时撤离的情形,张贵一记忆犹新。
  1958年,张贵一复员回到地方,在当地公社当起了广播员。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张贵一积极为地方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张贵一仍然保留着一个几十年不变的习惯:每天听收音机。每每收音机里响起国歌,他都要立正敬礼。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国家向每一位健在的老兵颁发了抗美援朝纪念章。张贵一说:“我要把这枚纪念章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了解那段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