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的 考察

文 /庞新德
金秋十月,万里飘香。10月27日,一辆满载着市人大机关老干部的中巴向遂平驶去。此次的任务是考察观摩该县的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情况。
考察团首先来到玉带河公园。玉带河公园绿化精细、植被茂盛,亭台高雅、步道逶迤,流水淙淙、水质清澈。站在玉带桥上环顾四周,风景如画。我们坐着游览车穿行在绿荫道上,看着美景、嗅着花香,顿感心旷神怡。随后,大家来到城南汝河景观园。该园依河而建,体现出“河上有园、园中有河”独具匠心的魅力。特别是园中有一处喷泉,布局巧妙、云雾缭绕,置身其中仿佛遁入仙境。大家纷纷在此拍照合影。
第三站是嵖岈山。嵖岈山我去过多次,都是拾级而上,边走边看。这次是坐车观景。车从南山进入,然后一直往纵深处行驶,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欣赏。最后来到天磨湖。群山的环绕下的天磨湖绿得像一块翡翠,湖水清得可以看到鱼翔浅底,湖面静得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此时,美丽的嵖岈山层林尽染,黄的银杏、红的枫叶配以波光粼粼的湖水以及嶙峋怪石,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看不够、品不尽。
下午3时,我们来到“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跨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砖瓦房,一栋三层楼房在树木映衬下,显得肃穆而庄严。我们的思绪回到五六十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57年冬至1958年春,遂平县为了解决水利建设和荒山绿化的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小社并大社”合称“卫星集体农庄”,用以提高效率,后经反复论证,最终定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公社成立后,发挥了巨大社会效能,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大媒体也大力宣传。由此,“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声名远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嵖岈山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第一个人民公社”所经历的曲折,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它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供后人参观、凝思、追忆……
我们一个展室一个展室地参观。当看到毛泽东主席那挥手致意的高大形象、国务院奖状上周恩来总理的签名、中国农业代表团成员习仲勋夫妇的合影时,我们肃然起敬。那个岁月留下来的一件件物品,都令我们感慨万千,在那个峥嵘岁月,那些激情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是多么清晰而自然……
天色渐晚,霞光四溢。经过一天的观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深深感叹遂平县的迅速发展,赞叹时代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