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龟鹿养殖带富贫困群众
扶贫产业,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
记者早就听说过新蔡县陈店镇龟鹿养殖基地,11月7日,记者来到该养殖园,见12个种龟池整齐划一、集中连片。“池内现有种中华草龟50多万只。”养殖园经理刘剑君转身指向远处的鹿舍说:“梅花鹿现存栏307头。到2023年,养殖园有望存栏中华草龟200万只、梅花鹿1万头,带动3000个农户明显增收;新蔡县也会因此成为全省龟鹿特色养殖规模最大的县。”
陈店镇党委书记陶玉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流转村民土地,租金是每亩每年1000元,租地户年年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农户龟鹿养殖,养殖园的基地托管,农户是零风险,收入年年有保障。
“对于年纪大、没劳动能力的农户,每户免费认领龟鹿,由养殖园的基地托管统一饲养,年收入按3比7分成(基地三成,农户七成)。”陶玉丽进一步解释,以梅花鹿托管为例,一头公鹿,年割茸4斤左右;除去饲养成本等,年收益3000元左右;一头母鹿,平均年产崽一头,除去饲养的各项费用,年收益3500元上下。“如此长年持续下去,认领农户零风险,年年都有一笔可观的、稳定的收入。”
小䒷蒌变身“金瓜瓜”
在豫南,䒷蒌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还是在新蔡县的陈店镇。
2016年,陈店镇以诚招商,武汉人马德春来到陈店镇后,决定在该镇的郭庙村租地种植。
现如今䒷蒌种植面积已达1700亩。种植园负责人掰着指头对记者说:“郭庙村土地4007亩,农户516户。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进这一特色种植产业,是在科学调研基础上决定的。”据生态园负责人介绍,这一带是漏隙型黑土地,最适宜种䒷蒌。这里种出的䒷蒌个大、籽粒多,仅籽粒一项,一亩地的产量是200至300斤。
“䒷蒌籽粒,可入中药,卖到安徽平均每斤25元左右。仅此一项,就确保在这里种䒷蒌,年年只会大赚,不会赔钱。”负责人遥指䒷蒌地里正在忙碌的村民说:“䒷蒌是种一次,管一二十年,春天发芽。地里拔草、浇水等,每天用工100多人,都是当地的村民,每人日薪80元,一天一结算。郭庙村516户,在家留守的、有劳动能力的大嫂、大妈和上年纪人,也就百十个,䒷蒌地成了他们顾家、门口务工两不误的‘工厂车间’。”
当下,在陈店镇谢老庄村,尚长河果业金果梨种植面积是1000亩,为蔡洪坊酒业提供制酒原料的矮秆高粱种植面积是750亩;在陈店镇大刘庄、展庄等5个村,爱民药业集团的丹参种植面积是7500多亩。
如今的陈店镇,实干干实引进产业、助力做大做强产业,脱贫攻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快车道。在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乡亲们正用辛勤的劳动,在陈店镇的大地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