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概览
标题导航
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馆 讲述“中国第一牛”的前世今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读天中
第03版:看民生
第04版:身边事
第05版:法治眼
第06版:县域行
第07版:教育界
第08版:健康园
第09版:健康园
第10版:金融界
第11版:房地产
第12版:驿.文化
第13版:驿.文化
第14版:看天下
第15版:看天下
第16版:聚焦点
数字报首页
网站首页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10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馆 讲述“中国第一牛”的前世今生
参加第15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的嘉宾在展馆参观。
夏南牛产业园建设是泌阳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一部分,以带状分布在泌阳县羊册镇、双庙街、赊湾镇、泰山镇、花园、泌水6个乡镇(街道)。依托夏南牛产业园区建设,泌阳县建设了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馆。
大空间、大格局,通透明亮、大气舒朗——这就是泌阳县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馆设计风格带给参观者的视觉冲击力。
展馆分序厅、夏南牛文化区、夏南牛展示区、产业发展区、远景展望区5个板块,详细介绍了夏南牛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
文/图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11月5日至6日,第15届(2020)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夏南牛的发源地泌阳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大咖在盘古山下、泌水河畔,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牛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开研讨。研讨中,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夏南牛,成为各位牛业大咖眼中的新宠,而夏南牛文化科技馆,令全国牛业专家眼睛一亮。
据了解,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馆内,以风力发电设施的远山牧场为背景,以温顺的夏南牛头像、各种变形的“牛”字为主题的浮雕墙等设计元素,凸现泌阳产业特色和地域风光。
色彩上则使用天之蓝、草之绿、云之白、夏南黄,像泌阳青山绿水般清秀明丽,令人心驰神往。而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等高科技的声光电一体化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时尚高端,更提升了泌阳的文化品位。
整个展厅分序厅、夏南牛文化区、夏南牛展示区、产业发展区、远景展望区五个板块,详细介绍了夏南牛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划。
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馆成为国内一流的畜牧产业化综合展示中心、独一无二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宣传阵地、高端大气的泌阳城市新名片和智慧化的夏南牛知识科普教育基地。
历史渊源:泌水河畔孕育牛界新秀
“夏南牛之父”祁兴磊介绍,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肯定野牛是普通牛的始祖。野牛在专业上又叫原牛,在新石器时代开始被人类驯化。原牛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直至1627年世界上最后一头原牛在波兰被捕杀。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均发现有原牛的遗骸。
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化石在我国许多地方被发现:大同博物馆陈列有原牛头骨,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约1米的骨心,是淮北地区发掘的。此外,在我国东北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万年牛的野生种遗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即发现于山东省历城县龙镇的城子崖,一层层泥土裸露,一个化石的世界徐徐打开,其中就有牛的骨骼。
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的驯化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在欧洲、美洲所挖掘出来的古物,也证明当时人类的文化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已经由游猎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为了获取乳肉制品,人们已开始种植作物和饲养各种动物。可以说,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驯化的牛最初以役用为主。18世纪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消费需要的变化,除少数发展中国家的黄牛仍以役用为主外,普通牛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杂交改良,均已向食用方向发展。如英国育成了许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的品种;欧洲大陆国家则是大多数奶牛品种的主要产地。我国也一直在育牛上没有停止脚步,像中国荷斯坦牛、内蒙古三河牛、草原红牛等都是奶牛新品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各地相继开展了肉用牛新品种育种。泌阳县围绕“泌阳肉牛”这一目标,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核心牛群,通过理想型个体的自群繁育选种育种措施,固定理想型牛的遗传特性和形状,培育出既保留南阳牛的优良特性,又比南阳牛产肉性能有较大提高,既适应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又能将其优良性状稳定遗传下去的泌阳牛新品种。
泌水汤汤向西流淌,见证着这片不平凡的土地。伏牛山余脉走到这里如大地母亲温暖的胳膊,把这块土地化作一块肥沃的盆地,与南阳盆地比肩。羊册岩画上的一幅幅远古人类雕刻的图画,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精神图腾。无数传说、无数消失在历史尽头的远古遗留下来的印痕,都在证实着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的绝佳牧场,而驯化野生动物的过往也一定在一代代农民中口口相传,甚至这个地方有不少以人类驯化野生动物而命名的地方,无不向世人昭示着这里不同寻常的人类进步史。
人类驯养家畜的历史源远流长。为了培育家畜类的新品种,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勤劳的人们,已做好了砥砺奋进、十年磨一剑的准备。
馆内浮雕。
参观的游人。
夏南牛展板。
21年征程“中国第一牛”诞生
泌阳县是河南省肉牛主产区,建立了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打造了夏南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夏南牛存栏50多万头,产值突破150亿元。“夏南牛之父”祁兴磊被授予全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第15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泌阳县召开,来自全国的牛业权威以及围绕牛产业链条的各路“牛人”相聚“牛都”泌阳,参加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围绕牛产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共谋发展之路。
会上,泌阳县县长魏华伟感慨地说,盘古圣地,群贤荟萃,胜友如云,很高兴与这么多的“牛人”共畅牛情,共话牛事,共兴牛业。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农事为天下之本,耕牛为农家之宝”的文化,牛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泌阳是河南省肉牛主产区,也是南阳黄牛的主产区。从1986年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牛由役用转向肉用成为大势所趋。通过“夏南牛之父”祁兴磊等科技人员21年的刻苦攻关,夏南牛成功孕育诞生。
夏南牛的诞生,为世界肉牛家族增添了新丁。夏南牛是以法国夏洛来牛为父本,以南阳牛为母本,杂交育成的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填补了中国没有自己肉牛品种的空白,在中国肉牛育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夏南牛培育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夏南牛”商标已于201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牛”。
肉牛存栏量连续十五年全省领跑
夏南牛的诞生,为中国牛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夏南牛具有性能稳、适应强、生长快、出肉多、肉质好、效益高6大特性,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品种。按照夏南牛产业发展规划,财政每年补贴2000万元,用于夏南牛推广。2019年全县肉牛存栏38万头,连续15年位居河南之首。成立夏南牛科技开发公司,每年向社会提供夏南牛种牛1000头以上,夏南牛冷冻精液200万剂以上,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推广量和范围居国内肉牛品种之首。
夏南牛的诞生,为泌阳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泌阳县依托夏南牛的品种品牌优势,确定了特色强县的发展战略,通过科技研发、政 策激励、园区创建、出口贸易等措施,举全县之力发展夏南牛产业,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优势,实现了由资源型经济向特色经济发展的转变,实现了夏南牛以泌阳为核心向覆盖全国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第一肉牛品种向中国第一肉牛品牌的转变。经过1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集科研开发、种源供应、种群扩繁、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商贸物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2019年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现场观摩活动、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会议相继在该县召开。
龙头带动 夏南牛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为支持夏南牛产业做大做强,泌阳县制订了夏南牛产业发展规划,每年拿出近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夏南牛产业各环节补贴,全县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养殖场194个。引进中恒兴业集团,投资兴建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主要实施了“一园、两线、两基地、两场”建设。2019年夏南牛产业全口径收入120亿元,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夏南牛优势产业区,入选全国首批5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名单。
“夏南牛之父”祁兴磊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制定了夏南牛国家标准,夏南牛科技公司获得了国家核心育种场资格,所研发的“夏南牛无角新品系”即将培育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夏南牛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夏南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夏南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了河南省夏南牛产业战略发展联盟,聘请国内首席专家开展高档牛肉研发,夏南牛雪花肉达到中国牛肉分割标准特级、日本牛肉分级标准A4级。加强品牌建设,先后三次举办中国夏南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开展产业专场推介招商活动,投资4000多万元冠名了30组“夏南牛号”高铁,夏南牛品牌正在叫响河南、迈向全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夏南牛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夏南牛产业绿色发展摆上重要地位,实现了“草、牛、粪、田”生态循环模式。在精深加工上,建成800亩产业园区,夏南牛产业链条闭合化程度高,除对夏南牛牛肉进行深加工外,还引进牛血、牛骨、牛油、牛皮等产品深加工企业,把夏南牛全身都变成宝,做到了精加工全程绿色化。
踏上新征程夏南牛真的牛
泌阳县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夏南牛生产供应基地。开展夏南牛扩群增量行动,继续采取政府补贴扶持、优惠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新建6个万头以上育肥场,确保夏南牛规模养殖场和饲养数量稳步扩增。聚力打造夏南牛产业总部经济中心。进一步支持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支持企业进口活体肉牛和冰鲜肉,收购兼并国内、国外相关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总部,打造“总部在泌阳、基地在全国、产品销全球”的夏南牛“总部经济”。
聚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补链延链强链,完善研发与双创孵化、电商物流、科技研发、加工集聚、仓储商贸物流等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核,力争2025年夏南牛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0亿元。
聚力打造夏南牛国家级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以泌阳夏南牛科技开发公司、夏南牛博士后工作站、夏南牛产业发展研究院为依托的科研阵地,重点开展肉牛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生产、高档肉牛育肥、牛肉产品开发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夏南牛品质与生产效益、加快夏南牛无角新品系培育步伐。
聚力打造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园。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探索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完善“草-畜-肥-草”生态循环畜牧业链条,到2025年粮改饲总规模达到30万亩。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将夏南牛文化价值、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生态环境等融入产业发展,建设牧场观光、生态休闲、农耕体验等项目,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的融合发展区。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表示,泌阳县是中国夏南牛发源地。夏南牛是泌阳三代科技人员经过21年努力培育出的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填补了中国没有自己肉牛品种的空白。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务实能干的泌阳人将以“拓荒牛”的开拓进取精神,以“老黄牛”的务实重干精神,共创夏南牛产业高质量美好未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