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的林希韫。
陈福星的模拟画像。
“陈福星,男,汉族,出生于1942年,上嘴唇有裂口……”不久前,本报编辑部接到来自浙江金华市陈仲濂的求助,请求本报及驻马店人,帮他的母亲——现年104岁的林希韫,寻找78年前寄养的长子,也是他素未谋面的大哥——陈福星。
此前,陈仲濂找到《金华晚报》求助,在《金华晚报》的帮助下,获知了本报的联系方式。
林希韫是一名抗战女军医。78年前,为了抗战,她与丈夫忍痛把刚出生的陈福星寄养在别人家里,此后一直寻找无果。
昨天,记者联系上陈仲濂,并通过与《金华晚报》联动,一段尘封的往事就此揭开……
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鹏 金华晚报记者 吴越悦
为抗战夫妇俩忍痛寄养长子
林希韫出生在金华市一个书香门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战火连绵,前线伤员数量骤增,军医严重缺乏。从父亲处,林希韫得知省里正在招考抗战军医的消息,她毅然报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抗战自卫总司令部军医训练班。
在训练班上,她认识了来自杭州的同学陈士杰。两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向上级提出申请,作为随军救护的军医,奔赴前线。并肩作战,救死扶伤,同生共死,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相连,从战友情到爱情,两个人走到一起结为伉俪。
1942年,浙江战况激烈,生活条件既艰苦又危险。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白白胖胖、眼睛大大的,见人就笑,很可爱,只可惜是兔唇。战友给他起名叫福星,希望他的到来能给抗战带来胜利、给受伤的官兵带来好运气。
儿子的出生给林希韫、陈士杰带来了喜悦,也给他们带来无法克服的麻烦和困惑:在抗战一线,他们忙着抢救伤员,无力拉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夫妻俩含泪商量,先把孩子寄养到当地人的家里,等战事缓和一些再去接回来。
当时,队伍里有一个叫吴汝民的后勤兵,是个热心肠,也是丽水当地人,就张罗着打听谁家有奶妈。没过多久,吴汝民就抱走了孩子,说是送到了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的一户农家。
林希韫回忆说,由于战事在即,孩子被抱走得十分仓促,甚至都没来得及问清楚收养人的信息。这也是夫妇俩后来十分懊悔的一件事。在当时,他们只知道战友吴汝民是丽水人,今后可以通过他找到儿子。
谁知,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多年。
儿子踪迹全无 反复寻找无果
抗战胜利后,林希韫和丈夫放弃晋升的机会,选择离开部队,回到杭州笕桥开办天德诊所,同时也是为了到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找儿子。
可是,经历过战火,镇上早已大变样。他们四处打听,既没问到当年收养过孩子的农户,也没找到那个叫吴汝民的后勤兵。
随后,林希韫回到浙江金华开办了“林希韫诊所”。1958年,林希韫到新创立的金华市中医院工作,并在金华市中医院最早创办西医科。
之后很多年,林希韫和丈夫曾无数次去寻找亲骨肉,还去当地政府和派出所问过、登记备案,都没得到任何线索,满城张贴的寻人启事也都石沉大海。
1995年,82岁的陈士杰带着遗憾离世。临终前,他拉住孩子们的手说:“今后有机会一定要找到你们的大哥陈福星,他是你们的同胞手足,如果能找到,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父亲郁郁而终后,二子陈仲濂担负起了长子和寻找大哥的重任。陈仲濂是一名美术教师,因为有绘画专长,为了便于寻找,他结合几个兄弟姐妹的特征,给大哥画了一幅模拟画像,并以母亲的名义,撰写了《寻找我儿陈福星》的寻人启事,前后打印了400份。这些年,陈仲濂一直在不断寻找自己的大哥,积极向丽水、金华、杭州等地的媒体、公安、民政部门寻求帮助。2016年,丽水莲都区的多个部门和热心人士还为此组成了“帮忙团”帮助寻找。
2019年,林希韫一家先后接受央视《等着我》、《中国军事网》、《生活圈》、《家道颖颖》等栏目的采访和帮助;继而得到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帮助。
2019年10月11日,这家人终于找到了寄养经手人——当时的后勤兵吴汝民,但是经查证,人已离世,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中断了。
天中人加入“寻亲帮忙团”
找不到大儿子,是林希韫心中永远的痛。几次搬家,林希韫都会为大儿子留一间房,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往里添置东西,换新的床单,定期为房间打扫。
从林希韫90岁开始,陈仲濂每年都会亲手操办林希韫的生日宴。每场生日宴,在进场前,宾客们都被邀请在一本题名录上题名,作永久纪念。而题名录的首页,除了用毛笔书写林希韫不平凡经历外,还附有一则寻人启事:《寻找我儿陈福星》;赠送给每位宾客一份他自创、自拍、自编的父母亲抗战生涯超长纪实电影。今年已经是第八部了。在每部电影中,陈仲濂都会编入大量寻找大哥的各级媒体报道、视频和他多年来记录收集的父母亲想念失散的大儿子的心情,盼望有朝一日能找到大儿子,在有生之年见到亲骨肉,圆全家团圆的今世缘,以增加寻找到陈福星的概率。
“一生救死扶伤的母亲,这几年体力、记忆力开始衰退,慢慢忘却了一些事情。语言的表达上也有了一些障碍,只能通过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我大哥在她心里的影子,却越来越清晰。”陈仲濂说。
这几年,只要一提到陈福星的名字或无意间说到丽水两个字,老人的眼睛就会瞬间放亮,然后潸然落泪。“妈,福星回来了,福星回来了。”每次林希韫不开心的时候,陈仲濂就会把一个布娃娃抱给她。她总是紧紧抱着布娃娃,默默垂泪。儿女们看着心痛,也不忍心。
不久前,陈仲濂又找《金华晚报》求助,《金华晚报》的同志分析,抗战时期,到处是兵荒马乱,不排除陈福星有随着养父母逃难他乡的可能。换句话说,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陈福星现在的家。
“全国晚报是一家。”在金华晚报社的帮助下,陈仲濂获得了全国多家晚报的联系方式。随后,他的求助信像雪片一般飞往全国各地——其中也包括本报。
今年11月21日,林希韫迎来她的104岁生日。在陈仲濂的操持下,一家人为老太太过了一个简朴而隆重的生日宴会。
陈仲濂告诉记者:“母亲目前虽然大脑思维比较清晰,但语言沟通已经不是很顺畅了。在生日宴会上,母亲一直抱着布娃娃,还不时把吃的喝的往布娃娃嘴里塞。”陈仲濂哽咽着说,“两滴浑浊的泪水从母亲眼中留下,她似乎在喃喃自语地说,还……能……见到吗?”
让母亲在余日不多的时光里,能见到大儿子;让兄弟姐妹们见到自己的大哥,让那个缺席的人补齐“全家福”,成为陈仲濂和家人最大的心愿。
我们坚信,亲人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请拨打18072472305与陈仲濂联系;或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
△念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