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7日
“两个全覆盖”为脱贫注入持久动力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景中原 通讯员 宋永亮)近日,在上蔡县邵店镇卜庄村的五曜香菇种植合作社生产基地里,300多个香菇大棚在阳光照耀下蔚为壮观,大棚内菌棒摆放整齐,香菇长势喜人(如图)。穿梭于大棚内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箱。  
  “食用菌产业是上蔡县产业扶贫工作中着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上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该县以大路李乡、东岸乡等为主,全县发展食用菌500万袋以上,年产值1亿元以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在该县黄埠镇常庄村周斌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成的暖房里,一只只亮晶晶的白玉蜗牛让村民开了眼界。从发展猕猴桃、百香果种植,到采取“合作社+农户”推广“社鸭户养”扶贫新模式,为帮助村民打开更多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大门”,来自央企中国华录集团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斌没少想办法。  
  除了依靠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外,在上蔡县,随着一个个外出创业有成人士返乡创业,一个个乡村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引人注目。  
  地处韩寨镇大骆村的纳美纺织科技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这是一个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创办的企业,公司建成投产后,吸纳了五六十名当地的村民在此务工,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就有9人。  
  在东洪镇桃台村,提起梁大妈醋业,当地无人不知。杨梅老人2017年返乡投资数百万元建起了食醋企业。公司建成后,不仅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还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引导激励当地农民种植高粱,并高于市场价回收,让广大乡亲跟着产业发展的轮子转起来。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上蔡县将产业扶贫作为推进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根本之策,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促增收,以产业带动就业。该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做实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实施光伏扶贫、发展生态扶贫、建设带贫加工点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全县建成种植业扶贫基地250个、新建大中型养殖场143个;筹措资金3.18亿元,为275个行政村每村注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至15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项目;433个有农业用地的行政村发展围村林5.2万多亩,每村年收益在5万元以上;全县建成带贫加工点123个,吸纳近2000名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47座,由县级统筹将光伏电站收益的一部分用于贫困家庭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工资支出。该县通过以上途径,实现了贫困村“村村有产业基地”、贫困户“户户有产业带动”的两个全覆盖目标,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圆梦小康的稳定支撑、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