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2日
上蔡县杨集镇
脱贫有保障 群众笑开颜

  为帮助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杨集镇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芦笋、蒲公英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已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本报讯(文/图全媒体记者景中原通讯员李耀)11月30日,上蔡县杨集镇马桥村马庄村的香菇大棚里,生机盎然,村民忙着采摘香菇(如图)。
  杨集镇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处,是上蔡县为数不多的人口大镇。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后,全镇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攻克贫困堡垒。
  据该镇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总投资55万元,建有57座香菇大棚,并配套建设了60平方米的冷库一座。该基地建成后,政府每个菌棒补贴5元,分配给每个贫困户1000个菌棒,由合作社托管,香菇的销售收入,除去管理及其他成本费用外,收益全归贫困户,共带动马桥村与和里湾村的113户贫困户,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除此之外,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村民,还能再挣上一笔“劳务费”。
  “这里是按重量计算劳动报酬,采摘品质上等的香菇一斤6毛钱,差一点的香菇一斤3毛钱,一般一天一个人能挣60元至80元。”香菇大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杨集镇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芦笋、蒲公英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目前,赵寨村蔬菜种植、前桥村西瓜种植、小戚村反季节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该镇高度重视产业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对回乡发展和招引进来的项目,积极帮助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方面的难题,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该镇相继建成宏旭服饰、福明服饰等扶贫加工点,共带动240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该镇为每村注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至150万元。该镇在12个行政村建成14个村级光伏电站;20个有“围村林”项目的行政村,每年村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全镇20个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全覆盖,平均每村年收益10万元以上。
  “俺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该镇建的集中保障房“幸福苑”里,81岁的齐敬贤老人感激地说,“现在吃得好、住得好,闷了还有这么多老人一起聊聊天。”他对脱贫攻坚一百个满意。
  据了解,杨集镇围绕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落实贫困群众住房、医疗、义务教育以及其他兜底保障政策。从2016年开始,该镇共实施危房改造647户,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的住房安全问题;高标准建成了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现入住重度残疾人28人;整合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增建集中居住保障房“幸福苑”,现已入住五保贫困户31人。
  截至目前,该镇7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2509户9116人已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