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5日刊 发 的《这一跪,等 待 27载》一文。
侯森捷(左)在自家的老房子前。
本报记者采访侯森捷的大嫂范少琴。
侯森捷的大哥侯玉喜接受采访。
“这样的好人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要向信阳的侯森捷致敬。”本报报道侯森捷勇救小女孩张瑜的感人事迹后,不但在我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侯森捷的家乡也掀起了向侯森捷学习的高潮。12月10日,记者来到信阳市固始县胡族铺镇春河集村,探寻农民企业家侯森捷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刘鹏 高琳琳
家乡人民的骄傲
本报11月25日刊发了《这一跪,等待27载》一文,报道了27年前,信阳籍解放军战士侯森捷探亲途中见义勇为解救一名遭遇凶险的小女孩,这件事直到受助小女孩近日找到他的家乡才得以浮出水面。报道刊发后,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大家都为这位做好事不宣扬的好人点赞。而侯森捷家乡的人民更是欢欣鼓舞,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冬日的春河集安静而又祥和。静谧的月亮河围着半个村庄缓缓流淌。
当日上午,记者在固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柴载坤和胡族铺镇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侯森捷的老家。
“做好事,长好心,当好人,得好报”“传播正能量,有我必先行”的条幅十分醒目,这是春河集的乡亲们对侯森捷感人义举的褒奖。
看到家里突然来了那么多人,侯森捷的大哥侯玉喜和妻子既高兴又有些紧张。
“这事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我们都没放在心里,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侯玉喜说道。
侯玉喜告诉记者,当年他和妻子刚结婚,那天深夜看到小弟领回一个小女孩,当时也很吃惊。听闻张瑜的遭遇后,一家人都十分心疼这个孩子。父母拿出家里仅有的面粉给张瑜做了顿饭,并安排她和妻子睡在家里唯一的床上,他和家人打地铺睡在茅草上。
两天后,侯玉喜和弟弟侯森捷将家里仅有的几十元现金给了张瑜,并把她送到发往信阳的客车上。“我跟司机交代了几遍,一定要把孩子安全送到家。当时我还记下了客车的牌号。”侯玉喜说,张瑜这孩子命太苦了,他们一家人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让她安全回到亲人的身边。
张瑜寻找恩人成功的原因是她找到了侯森捷的大嫂范少琴。范少琴对当年的这个小姑娘记忆犹新。“她长大了,也漂亮了,虽然第一面没有认出来,但她说的事和我记忆中是一样的。”范少琴说,没想到这件事被报道后,乡亲们热情地来祝贺,并向她打听当年的事,还在微信群里转发小弟的事迹。现在他们在村里都成名人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侯森捷大哥的二层楼房前有一间低矮的瓦房,里面摆放一些陈旧的农具。
“这就是我们以前住的房子,刚建时是茅草屋,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一些才翻新成了瓦房。”侯森捷站在瓦房前陷入沉思,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
46年前的春河集(又名易楼村)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侯森捷一家八九口人,饭都吃不饱。小学毕业后,侯森捷交不起上初中的学费,只好在家里帮助父母干农活。
13岁的侯森捷头脑灵活,他不想一家人一辈子受穷。见当时很多人爱喝汽水,他就向同村的一位老大爷学制作汽水,然后每天拉着架子车去集镇上卖。每天走几个小时的路换来了应有的回报,当时一分钱两瓶汽水,给他带来了每天几块钱的“巨额”收入。
侯森捷辛苦攒下的几百块钱给准备结婚的哥哥当了彩礼。身无分文的他开始想其他办法挣钱:当搬运工、卖冰棍、捕鱼……
“当时我认为没文化也就没什么出路,只能在家种地。”说起往事,侯森捷注视着远方,脸上似乎多了些忧伤,以前家里的粮食每个月只能勉强维持20天,剩下的10天就要去借或拿鸡蛋到城里换。
对于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的艰辛,侯森捷记忆尤其深刻。侯森捷排行老五,家里共有6个孩子,可想而知当时生活多么艰难。他参军到部队后家中的经济还很拮据。这也是张瑜想把救命恩人几间茅草房翻盖成楼房的缘由。
英雄的家乡出人才
历史上的春河集并不平凡,在电视剧《壮士出川》中就有发生在此的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战役和镜头;而且一座新中国成立前修建的“英雄”桥依然屹立在月亮河上,静静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1948年11月,胡族铺解放并建立了胡族区政府。当时任胡族区副区长的薛清海率领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11人到北庙集做剿匪反霸和支前工作。1949年2月7日接上级通知,架设白露河桥保证南下大军顺利渡过白露河。不料此事被伪团长张新路得知。张新路纠集匪大队长陈俊生、匪参谋长韩子玄带领北庙土匪共400多人,于9日上午趁北庙逢集时化装成群众包围了薛区长的住所。在敌暗我明、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全排战士边还击边往胡族方向撤退。但终因寡不敌众,薛清海等11位同志英勇牺牲。牺牲时,他们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8岁。
作为热血青年的侯森捷,在先辈的教导和熏陶下,立志参军保家卫国。来到部队后,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喜欢翻看报纸,并将优秀文章剪贴下来学习。
凭借刻苦的努力,侯森捷在部队干出了一番事业。转业到地方后,他不甘安逸的工作,先后外出打工学习,拉广告、开公司、学技术……多年后,他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让侯森捷感慨的是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只有多学知识、懂管理、有文化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在他的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书籍塞满了两个书柜。
家乡掀起学习好人高潮
“他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这孩子善良、仁义,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全村人学习。”春河集村党支部书记王天杰告诉记者,侯森捷的事迹还是他们从“学习强国”上得知的。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纷纷转发家乡的英雄,宣扬村里的好人好事。
在王天杰的记忆中,侯森捷经常做好事。村里修路他主动出资,家乡建设他献计献策,平时工作再忙也不忘过问村里的发展。现在侯森捷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大家都为家乡有这样的好人而自豪。
固始县胡族铺镇党委书记张国峰对侯森捷也有很高的褒奖。他说,侯森捷是胡族铺镇走出去的杰出人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他能在27年前临危不惧,和对方斗智斗勇,成功解救遭遇凶险的张瑜,体现了较高的个人素质,是胡族铺镇84000人的骄傲。
“胡族铺镇英雄辈出,针对侯森捷的事迹,镇政府已经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向他学习,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宣传,促进全镇民风建设,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张国峰说。
目前,固始县宣传部门也着手为侯森捷申报参加当地的“感动”人物评选,让英雄事迹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