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邓思婕)信用环境建设关系着营商环境的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又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的前提。12月18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信用环境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提升企业满意度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据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全市招标投标和信用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扎实推进以评促改、以改促优,确保招标投标和信用环境两项指标在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实现“保五争三”目标,市发改委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底,利用两周时间,在全市开展招标投标和信用环境建设工作整改攻坚活动,加快构建优良营商环境、提振市场活力。
市发改委首先发布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信用环境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提升企业满意度工作相关情况。今年1~11月,全市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967宗,成交金额175.50亿元。通过推进“不见面开标”,完成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设,启动上线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对接“咱的驻马店”App,推进CA证书降费、互认工作,以工作实绩助力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什么情况下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对此有什么惩戒措施?有没有信用恢复和信用修复机制?面对记者的提问,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六类被执行人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目前采取限制参加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限制参与特许经营活动、限制高消费、限制开展相关金融业务、限制相关任职资格、限制享受相关公共服务或扶持资助政策、撤销荣誉称号等惩戒措施,让失信者处处受限。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后可通过做承诺、受培训、交报告等方式进行失信修复。
如何发挥信用助推作用,帮助企业增信,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银行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开展信贷活动,提高市场主体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至11月底,全市采集录入农户信用信息184.51万户,采集录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2.94万户,评定信用户137.49万户,信用村553个。
在招投标领域,我市通过哪些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我市通过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智慧化”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行政监督指令在线下达,“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智能预警;对接省信用平台,实现交易系统与信用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把惩戒措施应用于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拒绝失信企业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省、市10多家新闻单位及其所属新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