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3日
“巧媳妇”加工饰品赚大钱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景中原 通讯员 郝鹏飞)12月21日,记者在上蔡县韩寨镇大骆村巧云工艺品加工厂看到,一群中老年“巧媳妇”正在制作饰品,她们手指灵巧、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一串串精美的项链、手串等工艺品就呈现在案头(如图)。
  巧云工艺品加工厂的创始人贾巧云年近50岁,早年在义乌做饰品代加工生意。2017年,正当贾巧云的生意越做越大时,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
  “当年我就在家人的支持下,把加工厂搬回了上蔡老家,通过这个工艺品加工产业,带领家乡这些不能出门打工的老姐妹一起脱贫致富。”贾巧云说。
  韩寨镇的贫困村民胡翠霞在加工厂干了3年多,从当初的一窍不通到如今的技术骨干,胡翠霞说:“咱没文化,出去打工也就拿2000多元钱,如今在家门口工资都快涨到2500元了,挣钱、顾家还学了手艺,这比在外打工强多啦。”与3年前相比,胡翠霞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如愿脱贫摘帽,一扫之前的阴霾,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如今,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胡翠霞不仅要培训新员工,教她们制作各种工艺品的技巧,还要和其他技术骨干一起研发新品。
  “这群姐妹自从来到工厂以后好像换了一个人,她们身上的‘巧劲儿’被逐渐激发出来,一个赛一个巧。”贾巧云说,别小看这群没怎么读过书的农村妇女,她们现在看产品的眼光、制作的手艺、对潮流的把握度完全不亚于网红达人。
  巧云工艺品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除了通过电商销售外,还和国外的客户长期稳定合作,每年销售额达400万元,净利润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