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12月30日下午,驻马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围绕“深化审批 制度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一主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我市在办理建筑许可、政务服务、获得信贷、开办企业方面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首先介绍了我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的一系列亮点做法。今年初以来,我市围绕“四天办四证、拿地即开工”的终极目标,树牢“受理前服务指导最优,受理后审批时间最短,审批后监督管理最好”的工作理念,以制度创新、流程优化、平台再造为抓手,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整合部门资源,优化内部体系,强化成果共享,创新监管模式,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打造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驻马店模式”。
“‘123456789’政务服务新模式都有哪些具体内容?”针对记者的提问,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是“一网通办”。全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河南政务服务网办理,平台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循环。“2”是“二个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标准化,全市同一事项一个标准、一套流程,无差别办理。“3”是“三个通”。网络全贯通,建立纵向连接市县乡,横向连接本级政府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市县乡三级事项皆可网办……“通过这种政务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一定能够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不断提升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位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企业融资环境,市金融工作局积极开展“861”金融暖春行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特别帮扶行动、建立主办银行制度等。按照“优先保障”“重点保障”“普惠保障”3个类别建立帮扶名录库,对“优先保障类”“重点保障类”企业通过“一对一”“点对点”方式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倾斜力度,确保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减尽减。
截至目前,我市在应贷尽贷方面,入库企业累计对接16008家,累计贷款金额224亿元,在应延尽延方面,累计为1311家企业办理贷款延期,延期金额24.45亿元。
商事制度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先行军和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先手棋,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非禁即入、便民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打造门槛更低、效率更高的市场准入环境。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2.98万户,其中企业9.28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5万户,个体工商户31.15万户。2020年1~11月,全市共设立各类市场主体6500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