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树”。
本报讯(文/图全媒体记者 王永良)12月30日,本报微友“骑虎逛街”在本报官微平台留言反映,市团结路惠邦联盟新城小区门口道路两侧新栽植的道树上遗留很多以前为树木输液和固定树木时留下的钉子和塑料箍环。这位微友很担心,这些钉子和箍环会不会给行道树造成损伤,影响树木的生长……
行道树成了“钉子树”
30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查看发现,在市区团结路与天中山大道交叉口向西至驿城大道段,道路两侧新种植的香樟树,之前均被安上了支撑架。而支撑架均为同一样式,采用全木架支撑,下面是四根长约一米五的杉木桩,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支撑,而树干上则有一个方形的木架。
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正如微友“骑虎逛街”所言,在所有的支撑架拆除之前,均用大钉固定。四个杉木支撑架顶端的塑料箍,均用长约十厘米的大钉子钉在树干上,少则四枚,多则六到八枚,行道树成了“钉子树”。
钉子不应钉入树干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为了便于树木成活和避免新栽植的树木被风刮倒,新移栽的乔木,必须固定树干,既可防风吹树冠导致歪斜,同时也有固定根系的作用,利于根系生长。一般采用三脚支架、四脚支架固定法,将树牢固支撑,确保树木稳固。一般一年后大树根系恢复好就可撤除。
“行道树的支撑架除了专业工厂生产的支撑架,最多的是用杉木或竹子自行搭建支撑架。”该市民说,比较多的做法是树干中间做个木框或竹框,可用麻绳成形,也可以用钉子成形,但铁钉不接触新移植的树。如果担心树干上的框架会滑,可以用麻袋、草绳等扎紧树干保护,再以麻绳固定杉木框或者柱。“这些做起来烦琐,没有用钉子将支撑架钉在行道树上进行固定省事。”该市民担心地说。
市民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拔除
“铁钉钉入大树的躯干,很容易切断树木的养分输导系统,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该路段的树木是去年才栽植的,支撑架被去除后,树上仍留有钉子,会影响树林的生长,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把这些钉子拔掉,让树木“快乐成长”。
(线索来自28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