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2月3日,记者走进正阳县寒冻镇集市看到,到处是销售传统糕点——馃子的摊点和店铺(如图)。集市上弥漫着馃子的浓香,让人感到浓浓的年味。
“我家世世代代做糕点,我已经是第五代了。” 今年54岁的孙新义一边忙着给顾客挑选馃子一边高兴地说,寒冻镇的馃子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吃,年年过年生意都很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寒冻镇馃子制作历史悠久,产品畅销周边各县尤其是农村集市。新中国成立前后,寒冻镇生产的糕点都是用木板制作的匣子包装,凭着质量、数量和优质的服务,该镇的糕点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后来为了节省开支,糕点匣子由木质盒改为纸包装并印有果签,果签上印有产品说明和生产厂家及电话等。
据当地老人讲,新中国成立前,寒冻镇有几十家做糕点的。大集体时,镇里也有糕点铺,每年春节前是糕点师傅最忙的时候,昼夜不停地加工糕点。每到过年,镇里要给各村村民发糕点,家家户户都有,分糕点的时候也是寒冻镇人过年最幸福的时刻,让周边乡镇的人们羡慕不已。包产到户后,寒冻镇街上依然有很多糕点铺长年做糕点,都是纯手工制作,口感好,甜而不腻,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和青睐。
“吃着这样的糕点,才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正在购买馃子的55岁的张安民说,他家每年过年都会买一些寒冻镇的馃子品尝。
如今,与时俱进的寒冻镇做糕点的商家,把包装换成礼品盒,显得更加美观大方。孙氏糕点、王氏糕点还有高氏糕点等多家糕点铺,都会在礼品盒上写上“家的味道”,让寒冻镇糕点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佳品,也让在外的游子无论多远都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很多在外求学、创业和务工的正阳人在春节前后,都会把寒冻镇的糕点带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让寒冻糕点香飘万里,吃着寒冻糕点让人们感受到年味浓、家味浓、情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