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静
2月22日,记者走进西平县产业集聚区的嫘祖服装城。阿尔本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衣物,技术顾问徐伟宏在平台车前指挥。
“他是厂里请的技术顾问,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都请教他。”说起徐伟宏,工人王鸣连声夸赞。
今年26岁的王鸣是西平县人和乡疙瘩张村人,曾开过饭店。因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他随同乡来到这里做工。
在领秀服装城,21岁的男青年康凯博正在粘裤子的双翘(如图)。他告诉记者,他家离这儿很近,每天下班都能回家。
“我刚来这里不久,工资虽然不高,但能和父母待在一起,比去外地拿上万元还高兴。”康凯博一边工作,一边开心地笑。
和康凯博一样不愿出远门的王欢是叶寨村人,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家里还有年迈的双亲,他也选择了在这里务工。“我舍不得离开父母、妻子和孩子,这里挣钱顾家两不误,很好。”王欢幸福地说。
裴姚乡余营村的黄亚军在这里务工3年了,每月工资4000多元,对于耳朵有疾患的他来说,在这里务工是最好的选择。谈到今年的愿望,这个憨厚的小伙子笑而不语。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则打趣说:“他想找一个女朋友,最好是这里的女裁缝。”
诚然,不管是男裁缝还是女裁缝,他们在辛劳中守护着身后的亲人,这一份对责任的坚守让人感动。
临近下班,记者看到车间里的工人们陆续收工。一天的辛劳在轻快的打闹中渐渐散去,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那是一种平和而又令人羡慕的满足。
西平县产业集聚区一负责人介绍,西平县是劳动力输出大县,2020年共输出劳动力26万人次。如今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猛涨,得益于近年来服装、机械装备等多个产业的不断壮大,目前仅产业集聚区内80多家企业就可提供5000多个务工岗位。
为调动群众应聘的积极性,西平县产业集聚区还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条件。职工工作6个月以上且与企业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其子女入园、入学,免收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保教费、餐饮费和住宿费。此外,对符合相应条件的职工,在租房、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奖励。
如此优厚的政策待遇,使不少技术工人纷纷放弃远走他乡,而选择在家门口捞金。用他们的话说,既能照顾父母双亲,又能呵护膝下儿孙,这样的便利,打着灯笼也难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