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23日
李楠:奋力托起“心”的希望
  见习记者 王冰之
  李楠医生,谦逊和气、温暖亲切,和蔼的微笑中又不乏潇洒干练、从容淡泊的气质。春去秋来,今年34岁的他已经在市第二中医院心内科临床一线岗位上奋战了9年。他在助力心内科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绘就了一幅心内科杏林春暖的温暖画卷。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心血管类疾病复杂多变且病情顽固,患者稍不注意便有性命之忧。对心内科医生而言,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李楠一直坚持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这作风自从医以来便伴随着他,并将贯穿他整个从医生涯。
  每天5时至6时30分、晚上10时到11时,是李楠的学习时间。“医生的学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时代在发展,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勤学慎思才能不断精进。”淡然的一席话,让人看到他的勤奋与坚持。
  日前,一位老年患者出现阵发性房颤,无法平卧,病情危急。经过3天的抢救,李楠等人终于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随后老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像这种加班的情况,对李楠而言是家常便饭。为抢救重病号,他曾连续38个小时未合眼,只为患者病情好转。
  李楠经常和同事一起到公园、广场,甚至下乡义诊,为大家讲解心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并现场解答问题。他会针对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同病情及家庭状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药物的调整,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药花费,减轻经济负担。各种贴心细致的做法,让就诊群众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
  李楠告诉记者,基层科普是一个大方向,慢性病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基层就诊中发现,患有心脏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的人很多,但他们防护意识薄弱,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好转。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日常健康保健和术后康复减少心血管病的伤害。
  “患者依赖你、信任你、惦记你、感激你,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是言语无法表达的!”李楠坦言,现在他每天的时间都排得特别满,虽然忙,但是激情满满,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