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滑清泉
他叫李兵,河南高速发展淮信分公司有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一名80后高速公路人、一个拥有17年党龄的老党员,同事送给他一个外号:拼命三郎。
项目建设的“勤务兵”
“鲜花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是,让我做一片绿叶吧——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泰戈尔的这句诗,李兵非常喜欢。
2019年,作为省市重点项目,息邢高速即将通车之年。当时的淮信公司属于项目公司,承担着息邢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任务,但因项目公司人员少、建设任务重,综合处成了地地道道的“大综合”。 李兵除做好党务、工会工作外,还要协助完成许多烦琐工作。
任务重、事情多、人手少,咋办?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李兵没有畏难、没有退缩。“我是党员,我先上!”他把一天当作两天干,用一个又一个通宵达旦的付出来拓展工作时间,用“两眼通红、面容憔悴”来高质量完成工作。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认识李兵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总是洋溢着一股“拼命三郎”的劲,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向前冲锋,去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在李兵的人生词典里没有“退缩”二字,总是勇挑重担的“排头兵”,舍小家、顾大家,冲在前、干在前。
2019年11月,息邢高速一方面面临马上通车,各项任务到了冲刺阶段,另一方面需要转段为运营管理,由之前几十人的项目公司转段为300人的运营管理公司。李兵加班加点,以一当十,高质量完成人员面试、筛选、选拔和前期培训工作。然而就在此时,李兵的岳母骨折住院需要做手术。一时间,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作为独生女的妻子身上:每天既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去医院看护岳母,还要挤出时间照料李兵身体不好的父母。
“要不你请几天假吧。”无奈之下,妻子打电话给李兵说。可是当此正值通车之际,工地热火朝天,运营管理筹备进入倒计时,党务工作人手少、任务重,怎么能离得开呢?“那……”踟蹰半天,他还是满怀愧疚地对妻子说明了情况。妻子无语,但理解。
后来,公司领导知道了此事,责怪他应“家事公事统筹兼顾”。而在他看来,决不能以个人的小事儿,影响工作上的大事。既然选择做高速公路人,就要守好“修好路”的初心使命。“还是等忙完这段,再回家好好表现吧。”李兵说。
岳母住院一个多月,李兵硬是没抽出一天时间去医院看望岳母。李兵说,自己对家人亏欠太多了。
“他是那种让你感到办事让人放心的人,办公室走得最晚的那个人,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淮信分公司的员工这样评价李兵。
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
李兵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
2020年1月,淮信分公司转为运营管理后,党员从18名增加到76名,公司党支部升格为党委。党群工作部刚刚成立,只有3名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在高速系统监理、项目建设和党务工作的“老兵”,李兵责无旁贷,冲锋在前。
党务如家务。基层党务工作看似琐碎,却上联党委组织,下联党员干部,发挥重要桥梁纽带作用。从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到调整设立11个党支部,从摸排每个党员具体情况到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从“三会一课”到主题党日,每项工作李兵都主动对接,“手把手传帮带”,尽力夯实每个党支部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基础。2020年8月,他组织公司人员参加集团第五届“微党课”大赛,第一次参赛就取得集团二等奖的好成绩。
为创新宣传,李兵还创建公司微信公众号“三五七从息县到邢集”,负责公众号撰写和维护,先后推送上百篇公众号文章,第一时间宣传党的政策、工程进展情况和公司先进做法,有力推动息邢项目建设和公司运营管理。除此之外,他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进行信息采编,报送信息,多篇信息被集团采用,发表在集团网站或集团公众号,正面宣传公司形象。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李兵说,即便只是做一只小蜜蜂,默默无闻,把分内的党建工作做实做精,以高质量党建助推河南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他也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