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静 通讯员 田春雨 刘天鹏)“现在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大块麦田进行新一轮的施肥、打药……”4月10日,在西平县五沟营镇王阁村,和记者谈起春忙农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西平县海蓝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红艳打开了话匣子。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代红艳流转土地3000多亩建设供港澳蔬菜基地,同时托管全县多个乡镇3万多亩土地,以现代化理念指导生产,用高新技术装备生产基地,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带动农户800多户2000多人就业。
在该县盆尧镇大赵村,虽然与公司集约化发展模式不同,但春耕春种也正顺时而行。“这些春玉米种上就被养殖场订了,收获后基本都能卖个好价钱。”村民张爱发告诉记者,收罢过冬花菜,村民种植春玉米,全村有200多亩。
万象“耕”新不负春。“今年春季预计陆续收获的蔬菜有2.2万亩左右,需要播种的蔬菜3万亩左右,玉米0.1万亩,红薯0.1万亩,花生0.2万亩。”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谢耀丽介绍,西平县是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小麦播种面积108.4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81万亩。
“春耕春种,良种先行。”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国选说,在去年品种示范、考察基础上,及早确定今年农作物主导品种,及时谋划种子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发挥良种在农业增产高效中的先导作用。
据了解,目前该县优质玉米、花生及瓜菜种子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与往年持平。今年春季气象条件适宜,没有倒春寒天气,降水偏多,墒情充足,整地质量高,因此该县春耕生产基本没有压力。“目前,春耕生产的重点任务是麦田中后期管理,综合防控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条锈病、蚜虫为主的病虫害,确保小麦穗多、粒饱,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谢耀丽说。
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供驱动支撑。该县与省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强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配套集成技术研究、示范、推广,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并建立深化“区域站+技术人员+经营主体+农户”技术服务模式,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采取包村联户、驻村蹲点、巡回指导等方式,实施“一对多”“点对点”跟踪服务指导,使全县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技术推广应用率在95%以上。
“为加快规模化、现代化、智慧化现代农业发展,现在正积极推进12万亩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建设。”西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卫松告诉记者,该县正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着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成后不仅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春耕生产管理,还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作出“西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