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益烈士的后人向采访团介绍烈士的事迹。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驻马店市“不忘初心 寻访红色足迹”集中采访报道团走进驿城区水屯镇。水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董亚楠陪同采访团边走边聊,共同探访水屯红色足迹,追忆峥嵘岁月。
在水屯镇孟庄村革命烈士孔繁益雕像前,采访团一行神色凝重,仔细聆听孔繁益用生命诠释红色信仰的故事。
孔繁益,字友三,1893年生,汝南县水屯镇南孔庄村人。他自幼勤学苦读,青年时在本村私塾任教。他早期参加革命活动,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马尚德(杨靖宇)等在一起工作。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下,他仍然坚持负责水屯地区党组织的整顿和发展工作。他所领导的孔庄党支部是汝南党组织最早建立的基层支部之一。同时,他还参与建立了汝南最早的一批农民协会组织。他是1928年1月著名的水屯抗款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1928年7月,他参与领导了震惊汝(南)确(山)边区的水屯武装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军阀、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928年冬以后,孔繁益先后被调往中共豫南特委和鄂豫皖苏区工作,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933年秋和1934年两次被捕入狱,虽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始终未暴露党员身份。他被营救出狱后,返回孔庄,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在抗日战争时期,孔繁益利用教书先生的身份,秘密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春,由于叛徒出卖,他被国民党顽固派再次逮捕入狱,被关押在漯河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军法处。同年8月,他被转押到国民党专门迫害革命志士的集中营——西安“西北劳动营”,后被作为重要政治犯押入劳动营“特别监所”,又转至胡宗南绥署终南监狱。
1944年秋,孔繁益被国民党顽固派秘密杀害。临刑前,他大义凛然,高呼革命口号,英勇就义。“盛世更思英烈,铭记亦为传承。缅怀先烈、祭奠先烈,就是要重温为新中国成立而斗争的苦难岁月,就是要珍惜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幸福生活,就是要向英烈们致敬学习,学习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学习他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无限热爱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为国为民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学习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董亚楠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革命先烈们为之奋斗不懈的理想正成为现实。“水屯镇党员干部群众将铭记烈士事迹、继承烈士遗志、弘扬烈士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水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水屯镇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