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新成 通讯员 蒋军华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率先推行说理式、教育式执法改革,做到交通执法有力度、有温度,最大限度融入执法耐心,从根上动刀、在细节着力,通过“四个转变”实现“六个转型”,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效,破解消除多头执法、趋利执法等乱象,遏制货车超限超载,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学党史开新局 温情执法暖人心
对交通执法部门来说,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就应该切实检视存在问题,把民生热点、难点、痛点,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当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发力点”。从现实来看,以罚代管、过度执法等行为已成为交通发展热点和货运司机的痛点。
4月22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织召开202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交通执法部门通过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尤其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检视交通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刻的自我检视、整顿排查,进行彻底的检讨和纠正。要把学习党史同做好执法办案、服务群众、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交通执法堵点痛点问题,努力做到“贴近民生有温度、温情执法有力度”,找回交通执法的初心,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动辄罚款、罚款过重、僵硬冷漠等交通执法乱象,已成为影响交通出行的“堵点”和司机的“痛点”,特点是群众对是否存在“执罚经济”“罚款创收”等乱象的质疑,反映出群众对道路上各种“潜规则”的强烈不满。因此,交通执法人员执法时要有服务意识,以平等、公正、文明的态度对待执法对象,面对群众诉求,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帮助。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执法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看一看执法行为是否做到了顺民心、得民意。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化解难题树形象 文明执法有力度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要求,全市各级交通执法部门要以素质提升年、执法转型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执行省交通运输厅“八不准、六严禁、四必究”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坚决杜绝乱罚款乱收费、以罚代管,严格禁止粗暴执法、过度执法、趋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等,坚决杜绝执法“五不一乱”: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人员要做到“三熟三会”:熟悉岗位职责、行政法规、执法程序,会法言法语、会调查取证、会案卷制作。要加强执法人员监管,执法过程必须佩戴执法记录仪,执法人员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习惯被监督,习惯被约束,自觉接受监督,最大限度消除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今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还要大力开展执法转型年工作,通过“四个转变”实现“六个转型”,推行说理式、教育式执法,做到交通执法有力度、有温度,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融入执法耐心,体现执法行为的温度,执法过程中不说过头话,不做过激事,要融法、理、情于一体。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加大明察暗访工作力度,引导全体执法人员加强自我约束,切实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严禁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粗暴执法,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自觉接受监督,最大限度消除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交通执法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