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2日
阳光从未如此美好
——旅意画家方伟印象
    《鹿鸣》

    《冰封记忆》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有人向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1年前,画家方伟四处写生,其中最为朋友熟知的是他为了画雪景穿着军大衣在厚厚的积雪中一坐就是半宿,等到他趁着天光熹微,便站起身想舒展舒展筋骨,突然发现屁股下的军大衣早已经湿透。他带着对绘画事业的挚爱,画出了心中的雪景。
  “着迷时就如初恋,不知道饿不知道累不知道为何会有白天与黑夜之别,只想在画布上任意涂抹。”方伟说。
  在黑白之间,在浓淡之间,在虚实之间,在明暗之间,画家传达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艺术感染力。
  他就是方伟,一个游历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画家,一个为画而生、为画痴狂的人。
  曾在方伟老师的油画展上结缘,从此我们断断续续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今年3月,他嘱咐我为他写一篇文章,一直苦于不知如何下笔。但我知道,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想要写一写我所知道的画家方伟,一个视绘画如生命的人。
  

走心的画家:夙兴夜寐为画痴狂

  方伟是一位热衷于黑白艺术的职业画家。
  方伟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素描风景的研究。在现代艺术的大潮中,他执着地追寻属于自己的艺术情结,固守属于他的那片天地。其作品深沉宏大、冷峻孤傲,静穆中隐现着宋画的意境。
  记者也曾在他画室的素描作品前驻足,他那种对艺术的超强把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野鸭在池塘上空飞翔,鲜花在水边摇曳,泛青的水与粉色的雾气朦胧着你的心,这是怎样一幅早春的风景图。你还会看到一只鼹鼠对着一轮又大又黄的月亮低吟,这是怎样一次心灵的放歌,一如小提琴上跃动的乐符,每一个音节都扣人心弦。
  更别说那些素描功底了得的雪景。寥寥数笔,画家带给人的震撼却无以复加。这雪景背后的张力与满满的期待,积雪消融后的意象才是画家最终的心结与希冀。
  方伟多年的朋友陈一明曾撰文表示,方老师执着地追寻自己的艺术情结,固守属于他的那片天地。观其作品,幽微精妙、深沉宏大、冷峻孤傲中透露出静穆超然之气,隐现着宋画的意境。在他的画作中,我们能体会到西方绘画的严谨和中国水墨画的韵味。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深刻领悟,方伟找到了一种表达自我的独特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是心灵的诉说,是情感的表达,是对内心世界的质朴展现,是经历喧嚣之后的宁静和思考。
  “欣赏方伟的画作,能使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栖所,使原本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这,或许就是方伟绘画的意义。”陈一明的这番话赢得了方伟老师的共鸣。
  “这些年我旅居意大利,东西方绘画语言的碰撞尤其激烈,在我内心深处产生裂变。在欣赏西方绘画语言的同时,我更加会感觉到东方语言的柔美与力量。”方伟说。
  

超强的实践性:挫万物于笔端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雪山在一旁肃穆不语,融化的溪流泛起微微的潋滟的波光,可以想象画家在这个画面前的沉思与倾诉,内心低低吟唱的心灵之歌折射在画面上,如此静谧、空旷。画家的语言如一个布道者,一个虔诚的信徒,他要在日出之前,描画出心灵升腾起的那抹炊烟。
  记者停驻在一幅幅斑斓的画作前,感受着画面扑面而来的悸动与心跳,感受每一个笔下升华的人间况味,感受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与回荡。画框前他透过线条的变化、色彩的灵动、远近的比例还有满腔的热忱,或者孤寂或者热烈或者清冷,化为捕捉艺术精灵的那张大网,跳进跳入,随心所欲。
  故事一旦打开,或有无数个走向。就如这幅《汗血宝马》,方伟写道:苍茫天地间,纵横何时闲;生来即至尊,高处不胜寒。马尾低垂,眼前是大片的天空,给人无限的遐想;脚下是冷峻的山岩,令人想起扎根尚在破岩中,它回眸的那一刻,清澈的眼神如此哀怨如此迷人,一如剪不断理还乱的那抹惆怅与说不清道不明的寓意,或者说是一篇寓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画家的这匹千里马应该是荣光之后的内省与考量,对着尘世的考量,对着自己偶尔落寞的那种图奈何,可是犹豫彷徨过后千里马依旧奔腾,朝着人生的小理想、小确幸再次出发。
  我想画家的起点在这里,从这里出发,每一个远方都是一个浓重的人生起点。只不过对这个成竹在胸的画家来说,每一时每一刻的感动或者心伤都是一抹动人的晚霞,随着彩云飞上九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停跋涉的画家有着充沛的艺术语言可以调动,可以玩味,可以倾诉。
  悄然间,夏天如约而至,阳光从未如此美好。感受着画作之美,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此迷人,一如来自遥远的香奈儿的香水,令人沉醉不已。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多一份感知,多一份郑重,一定会打开另一扇通向画家内心的智慧之门。
  那里,花开四季常开不败。

    画家档案:
  方伟,河南平舆人,职业画家,现为中国艺术创作院山水画院创作部副主任。
  其作品1994年《老山槐》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8年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1999年《山凹地》获省九届美展二等奖;2002年《延河冬日》获全国(河南展区)纪念毛泽东文艺座谈会讲话六十周年美展银奖,《月夜黄河》入选此展;素描《西北砍头柳》获河南省“群星奖”铜奖;《老区》获河南省双拥书画展一等奖;2004年水彩画《洪峰过后》入选全国第七届水彩画展,连环画《小满》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二等奖;2009年《战洪图胜利之师》入选河南省十一届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