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第二十四小学 五(5)班 万佳惠
家乡的端午节可热闹了,只要一提到端午节,我的脑海里就出现吃粽子、挂艾草和戴香包的习俗。
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起了床,跑到厨房里看到奶奶泡了一夜的糯米变得圆滚滚、胖乎乎的。煮好的粽叶闻起来愈发清香了,那味道在不经意间会流进你的鼻子里,让你觉得心旷神怡。糯米泡好后就要开始包粽子。只见奶奶娴熟地拿起一片粽叶,包成一个三角,然后一手抓起一把米把多余的水分挤掉后放入粽叶中,再放入一些花生仁儿和一颗蜜枣,然后把粽叶长的部分盖住上端顶部,一层一层包住,最后用细绳把粽子缠在一起,这样一个三角形状的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将包好的粽子倒进锅里开始煮,锅内的水沸腾了,粽香飘满整个屋子。粽子煮熟后。我将粽子放进碗里,轻轻撕开粽叶,撒上白糖,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满嘴的糯米,黏黏的、香香的。我一边品尝着粽子,一边想着老百姓用这个形式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到了中午,我和家人一起去买艾草。我从小就讨厌艾叶的味道,后来才知道那种味道是用来驱逐蚊虫的。端午节位于春夏之交,蚊虫多,疾病易发,五毒开始活跃,故民间有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虫,净化空气。因此端午节插艾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香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小香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儿,妈妈从成堆的香包中挑选了一个红色的香包戴到我的脖子上,并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眼里满是爱,满是期望,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端午节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小记者证号:212140)
(指导老师: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