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丽丽
滚滚洪流里,惊涛骇浪中,有一抹抹红色的身影,穿梭在雨里,奔波在水中。他们背起受困群众,为其撑起一片蓝天,在河南抗洪救灾中诠释着人间大爱。7月31日,记者见到了这群可爱的人——驻马店市红十字山地救援志愿服务队员们,听他们讲述在抗洪救灾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瞬间。
7月18日以来,河南省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驻马店市红十字山地救援志愿服务队提前做好了备勤工作,只需一声令下,他们即可奔赴灾区。
7月21日上午10时,队长段国富接到市红十字会要求他们增援郑州的通知。短短一个小时,抗洪抢险突击队组建完成,段国富在阵前动员大会上强调:“洪水不退我们不回,一定要打赢此次增援郑州抗洪抢险的战斗!”
冲锋舟、皮划艇、发电机……当日中午12时,由25名队员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携带着救援设备奔赴郑州。由于一些道路中断,当他们赶到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安全区时,已经是晚上9时许,没有做一丝停留立即投入到了救援中。直到第二天上午,他们才得空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填饱肚子。
在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他们共计转移230余人,其中危重病人31人。运送发电机一台、航空煤油1000升,以及饮用水、食品约3吨。“3吨饮用水和食品是我们33岁的小伙黄磊和另外两个人运送的,由于皮划艇比较落后没有发动机,他们三个人划了一整夜的船桨,下船后手抖得矿水都拿不稳。”驻马店市红十字山地救援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马威告诉记者。
见到黄磊,他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中等个子、不善言辞。接到增援通知后,他没有丝毫犹豫便丢下手中工作,和其他队员们一同前往郑州。说起撑一夜船桨为医院运送物资一事,黄磊说是灾区群众给了自己力量,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物资送到医院。”
记者了解到,黄磊是去年5月加入队伍中的。副队长马威在队伍组建之初就加入了,这次作为救援的主力军之一,他不仅指挥大家开展工作,自己也奋不顾身投入救援中。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走后第二天,家中69岁的老母亲突发脑梗,73岁的老父亲为了让他安心救援,自己一个人照顾老伴。
张宏伟是驻马店卷烟厂的一名职工,也是驻马店市红十字山地救援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7月21日那天他原本在家休息,直到同事们看到《河南日报》记者采访该救援队的视频时,才知道他在郑州参加抗洪救灾。受他影响,同事陈新勇也主动要求去新乡参与救援。
饿了,啃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累了,冲锋舟上一躺……这就是抗洪抢险突击队员们常态。郑州救援结束后,他们又转战新乡市区,接着又奔赴卫辉。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正是他们逆流而上、舍身忘我,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一道道钢铁之城。其中也包括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女同志万娜。
“我始终认为,干好自己的工作之余,还应该多做些报效祖国的事情,参加抗洪救灾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来自驻马店市第三小学的万娜说,虽说在灾区时她主要负责后勤工作,为大家消毒包扎、维护设备等,却也干得十分敬业,受到大家一致称赞。
同舟共济、大爱无疆。在救援过程中,驻马店市红十字山地救援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纷纷请求加入,他们中有党员,有复转军人,还有普通群众。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灾害,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每个人都秉承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定格大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