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3日
“花”借东风香万里
    工人们正在忙碌。

  文/图全媒体记者 景中原
  通讯员 宋永亮
  “是‘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的东风让‘驿花’走出了上蔡与河南,漂洋过海走上国内外千家万户的餐桌。”7月31日,在上蔡县朱里镇古刘村王庄村的驻马店市驿花调味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公司总经理王保才谈起今年将要召开的“中国农加工投洽会”时,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
  王保才说,自从他1998年搭上首届大会的“顺风车”后,22年来,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事业也实现了华丽转身。
  1958年,王保才的父亲创建石磨香油作坊,因选用原料精良,制作工艺考究,从不参假使假,王家小磨香油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1971年,高中毕业的王保才从父亲手里接过香油作坊。不安于现状的他,对市场一番调研后,购置设备扩大生产,并实现了产销两旺。面对日趋红火的生意,王保才深谙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此,他从原料购进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传统的行业规范标准去做。多年来,靠着优质的产品和诚信经营,他的产品走出了乡村,走进了县、市和省会郑州。尽管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可王保才还有更高的想法:让芝麻香油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进入国际市场。
  一个农民生产的芝麻香油能走进省、市、县三级城市已属不易,还要去闯全国和国际市场,无疑是痴人说梦。就在王保才苦思破解之道时,1998年第一届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驻马店市召开,也为他的梦想带来了转机。
  “在当年的盛会上,我与山东青岛蔬菜公司多次洽谈,他们在货比三家的情况下,我的产品因物美价廉而胜出。”王保才说,青岛蔬菜公司与他签订了为期10年、每年向其供应24万斤芝麻香油的订单合同。
  在与青岛蔬菜公司合作期间,王保才留心观察对方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方式。他发现,该公司每年购进的芝麻香油大部分都换了精美包装与商标,再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探明情况的王保才,为让“驿花”飞得更远,就与青岛蔬菜公司开诚布公地谈,他愿以更加灵活的销售方式与该公司合作,前提是产品商标要带上“驿花”。后经多次商议,“驿花”终于名正言顺地飘洋过海,踏上了国际市场。
  就在王保才与青岛蔬菜公司合作10年期满后不久,该公司因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退出了市场。早已熟悉该地市场的王保才纵横捭阖,攻城略地,“驿花”不仅很快占据了青岛食用芝麻香油的半壁江山,还进军了国内其他大市场。
  为让产品发挥地域优势,叫响地方品牌,2007年,王保才把豫青调味品有限公司更名为驻马店市驿花调味品有限公司。
  “通过历届盛会,我签了很多长期订单,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大中城市。”王保才介绍,2020年,公司销售额达1200万元。在今年的盛会上,他希望会有更大的突破。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驿花”凭借“中国农加工投洽会”的东风,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文明诚信企业。面对未来,王保才希望他的企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驿花”小磨香油飘香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