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8月3日电(记者 刘阳 苏斌 王恒志)“夺金大户”中国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随着2日李雯雯捍卫了中国队在女举最大级别的荣耀后,中国队以8人参赛收获7块金牌1枚银牌的战绩取得东京大捷,创造该项目奥运参赛历史最好战绩。这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不仅体现了“中国力量”,背后也蕴含了“中国智慧”——如果没有5年来的深谋远虑和精准规划,这些奖牌来得不会如此顺畅。
东京奥运会延期只是中国队在这个周期遇到的困难之一,国际举重联合会在2018年7月忽然更改全部参赛级别才是中国队遭遇的“第一劫”。由于国际举联的贪腐、兴奋剂等问题,全球举重运动遭受重大打击,国际奥委会减少了其奥运会参赛规模,原先的男、女共15个级别改为14个级别,并对设项级别大幅更改,和往届相比面目全非。
这是全球举重人都面临的难题,但是中国队及早行动,积极应对、调整运动员参赛级别,努力在大变革中保住优势并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
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在总结比赛时也坦言,过去的5年全队面临的特殊挑战来自级别的调整。他说:“这对运动员造成了极大影响,也对队伍的训练、备战水平提出更高挑战。”从2018年和2019年的世锦赛成绩来看,中国队屡破世界纪录、老将新人迅速占领各自级别高地,无疑是全球最早适应新级别的队伍之一。
中国队与“第二劫”擦肩而过,让人更加惊叹于举重人的智慧。2020年3月,由于全球疫情大流行,一系列国际大赛被迫延期,这些比赛都是奥运会资格赛,比赛何时重启、奥运资格能否按时获得,成为很多队伍焦虑的问题。但是,中国举重队丝毫未受影响,因为他们早在2019年底就获得了8个奥运满额参赛资格。
周进强透露,自从2018年10月左右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积分办法公布后,国家队经过细致研究,做出了“积极参加资格赛、尽早拿积分”的决定,并且还积极申请在中国举办奥运资格赛,让选手们不必舟车劳顿去挣奥运“门票”。“我们几乎不受停赛影响。”周进强说,“停赛不影响我们的奥运备战,国家队处于一个主动的位置。”
用智慧化解危机并转换为优势,中国队巧思不仅限于此。今年4月出征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亚锦赛更是一记漂亮的“组合拳”。疫情以来中国队一年多未出国比赛,但是由于国际举联突然改变规定,要求获得满额参赛的队伍要通过这场比赛“激活”奥运资格,中国队不得不“咬牙”出征。令人惊讶的是,中国队不仅尽遣主力,有些级别还派出“双保险”,主力保障团队也倾巢而出。“这次亚锦赛也是一次宝贵的‘队内奥运选拔赛’。”周进强说。这次比赛可谓“一石二鸟”,后来的奥运名单中,8人全部参加过亚锦赛,其中6人是凭借在亚锦赛“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可谓“硬核中的硬核”。
疫情中出国比赛,心理的挑战大于比赛本身。中国队出征前难免有些心理波动,“战战兢兢”是人之常情。在参赛前1个月,中国队就制订了长达3000多字的《参赛疫情防控、交通旅行、应急工作方案》。《方案》涵盖了出征全过程的各个方面,让人惊叹于后勤工作的细致。例如,抵达后的赛前训练前,中国队下班车后,队员们先在室外等候,队医和保障人员迅速进入训练场地,对场地的杠铃、座椅,甚至杠铃片都进行酒精消毒喷杀,消毒完毕再让运动员入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细致的防疫工作取得卓越的效果。据中国队透露,在亚锦赛比赛期间以及他们归国的飞机上,都出现了确诊病例,但是中国队一行几十人无一人感染。
乌兹别克斯坦之行,不仅让中国队掌握了比赛信息、对手实力,让队员们体验了“真刀实枪”的竞争,更是对东京奥运会防疫工作的一次宝贵演练。记者观察到,中国队抵达东京后,所有赛前训练、参赛都按部就班进行,没有人抱怨烦琐的防疫,也没有人因疫情感到焦虑。“这一切我们都提前演练过,而且有些防疫措施更加优化了,队员们对于防疫步骤都烂熟于心,成为日常习惯。所以,我们能够更专注于比赛本身。”女队领队王欣说。
此外,“中国智慧”还体现在比赛中的战术指挥上。例如谌利军的“逆风翻盘”、吕小军挺举中通过改变试举重量逼迫对手挑战人类极限等案例,已经定格为举重比赛的“经典一幕”,这里无疑都蕴含着举重的“战术智慧”。
周进强说:“我们为什么总能赢?因为我们在战术方面,计算得更加精确、精准,我们能更好地处理好抓举和挺举之间的关系、开把和加重的关系,更好地预测对手会举出的成绩,以及我们怎么应对,所有这些工作我们做得比较细、比较到位。”
此外,中国队背后的复合型保障团队也是一大亮点。这一团队包括营养、康复、体能、技术分析、心理和生理生化的监测等,这些手段更是蕴含着高科技人才的智慧。“后勤保障人员、科技人员,每时每刻都在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帮助。所以每块金牌、奖牌都承载着这些幕后英雄的心血。”周进强说。
中国力量,强者更强。但是不要忘记,正是中国智慧,托举这支“王牌之师”走上了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