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6日
徐师爷巧化两家怨
  文/刘德炯
  徐师爷大名叫徐焕,东岸人,清末秀才,当年曾跟随上蔡县令当过师爷。他自幼智力超常,口才、文才出众,街坊乡邻间若有纷争大都聘他出面调解。他总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良好的口才和方略恰当地化解矛盾。
  有一年冬天,东岸集西二里的套楼村,张家的一头母猪跑到时家的麦地里拱掉了不少麦苗,时家一气之下把这头猪打死了,两家因此事大闹一场。随后张家叫时家包赔母猪,时家让张家包赔麦子闹得不可开交。两家托关系都找到了徐师爷,徐师爷劝张家,张家不听,劝时家,时家不依,都要分个高下、论个输赢。于是他给张、时两家分别写了一份状子,交给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到县衙告状去吧。”
  两家人到了县衙,把状纸往上一递,县长先看张家的状子:“天降大雪,地冻如铁,猪嘴是肉,怎能拱麦,打猪致死,理担全责。”再看时家的状子:“猪嘴似镐,拱地如刨,根断苗枯,皇粮怎交,猪罪该死,责无分毫。”两张状纸好似一副诙谐的对联,县长看罢,知道是徐师爷所写,扭头差点笑出声来,佯装大怒厉声道:“照此看来你们两家都有理,就我当县长的没理了,难道要我赔你们损失不成?你们速回到东岸,此案让写状人公断,你们必须听从他的判决。”言罢退堂而去。
  张、时两家回到东岸,径直到了徐师爷家里,师爷见他们回来哈哈笑道:“常言说,嘴是两张皮,咋说都相宜。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礼莫进来。看来今天我也要贪一回赃了,我先收你张家半斤死猪肉,再要你时家一壶老烧酒,咱今日就在这儿,我定要把这场官司给你们问清断明。”戏言间让双方各自坐下,三杯酒过后言归正传,他先批评张家喂猪不上圈有错在先:“人家辛辛苦苦种的麦子,猪拱过去白地一片,翻过来是你,你气不气?少打的麦子做种子,10年以后这些麦子能少打多少粮食?你得几个猪才能赔得起时家的麦钱?”转过身他又开始批评时家:“都是庄稼人,小手儿拉扯个猪不容易,就是拱麦也不至于将猪打死。咱打个颠倒想想,一个母猪一年生两窝猪娃,10年以后那该是多少头猪啊?你得多少麦子相赔才行?”听了徐师爷的一番话,两家都感到自己做得有点过分。酒中话、话中酒,推杯换盏,人情释怀,慢慢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场简单的酒席使双方云开雾散,两家的“猪钱”和“麦钱”都不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