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2日
绘画让生活更美好
康晓晋作品。

康晓晋作品。

  文/图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
  大大的眼睛,甜甜的笑脸,她有一份热爱的事业,闲时喜欢画小画。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阳光帅气的老公和一个学习优秀的儿子。这就是康晓晋,她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受父亲影响喜欢绘画
  “我父亲是军人,我画画,完全是受他的影响。”在康爸爸看来,中国人的“文”含义很复杂。不仅仅是文章,或者文化、文学,它是这个宇宙存在的真理。当然,学画画也是要以“文”为基础。康晓晋感叹道,很多年之后,她渐渐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事实证明,爸爸当年让我习‘文’的决定,对我的一生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这么多年来,我的生命中遭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不顺,也侥幸取得过一些小成就,守护我一路前行,为我照亮人生的始终是爸爸对‘文’的超凡理解和敬重。”
  “父亲闲暇时间,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写字画画。”从小在父亲身边看他作画,耳濡目染,父亲对于绘画的一些精辟的论述依然深深印刻在她的心里,对她后来的绘画之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绘画,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枯燥的生活带来温暖;绘画,是一条清凉的小河,给枯燥的生活带来滋润。对我来说,绘画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让我的生活更美好!绘画不是纯粹的涂颜色,而是一个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和情绪的一种方法。”康晓晋说:“在繁忙的工作中,有辛酸,有泪水,有委屈,也有不甘,但是画画,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其实,在绘画方面,康晓晋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康晓晋说,画画一直是她生活里的小美好,也是她在休息时减压的方式之一。
  绘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艺术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喜欢画画,希望通过画表达我的情感。”康晓晋说。
  一幅简单的画,是她对生活的写照。一朵花,一个水果,一份蔬菜都是康晓晋笔下的生活。康晓晋说:“静下心来,感悟生活,艺术让生活富有情趣。”
  “绘画者,要发现美、表现美、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把三者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一直这样想着,做着,更重要的是这样热爱着……”康晓晋说。
  康晓晋喜欢画画转眼已二十年有余,这么多年来,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想画好画,康晓晋认为有几点比较重要。一是师古人,传统在中国书画当中有着超乎异常的地位,它对于中国书画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它的身影,它使得我们书画家注重师承,甚至笔笔要求都应该有出处。这使得“古人”与“造化”同等重要,传统是从历史当中滚滚而来,展现的是现实空间的客观力量。传统代表过去,但它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是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与做法。中国书画离不开传统,因为它的笔墨语言来自传统,同时传统不仅仅是中国书画的基因,而且还是书画成长的环境。正如龚贤所说:“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修,非若今人泥粉本为先天,承师说为上智也,然则今之学画者当奈何?曰:心穷造化之源,回尽山川之势,取证于晋、唐、宋人、则得之矣。”
  二是师造化,师造化,既师法自然,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当中学习,古人论画中说道:“造化入画,画夺造化”。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极度地推崇自然:“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若胸有丘壑,运笔则自如畅达矣!”“所谓师古人,不妨师造化,造化无穷,取之不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自然是画家进行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画家应该走出画室,到大自然当中去,到鲜活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表现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三要广泛爱好,融会贯通,正如做学问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一样,画画也应该有开阔的思路。作为绘画者尤其是不应一入道时就限于某流派或者单打一地画某一题材。专精是以广博为前提,独到是以多艺为依托。这里面不仅有画艺,画理的成分,更重要的包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修养。否则必将走入“白首穷经致死不通”的死胡同。众所周知齐白石“诗”“书”“画”“印”,样样精湛;吴昌硕不但画画得好,书法也是一绝。面对这些大师,我们有时候可能望尘莫及,但至少我们应该沿着这种方向去学习,去发展。有了方向,目标还会远吗?
  平淡的生活、琐碎的日常,她都要拿起画笔,在画纸上继续一笔一画,因为热爱,可抵岁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