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装运的黄瓜。
查看黄瓜长势。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8月27日早上,正阳县彭桥乡大刘村黄瓜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24座大棚鳞次栉比,棚内种植的优质黄瓜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十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黄瓜、装箱、搬运、装车。
基地负责人袁中周一边催促大家加快速度,一边指挥车辆装运,争取10时之前运走。这批黄瓜是销往信阳的,那边急着要。
“这儿用工最多的时候,有四十人。”袁中周说,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一年四季有活干。
近年来,该乡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实施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聘请山东临沂蔬菜种植能手袁中周负责技术指导,建造60座蔬菜大棚,统一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种植项目,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集聚合力,集中人力、财力,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优势促进农业发展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蔬菜大棚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袁中周介绍,60座黄瓜大棚中有普通棚和日光温棚,一茬接一茬,一年四季都有黄瓜采摘,村民随时可以来棚里干活。
眼下,基地有24座大棚的黄瓜正是采摘上市的时候,每天可采摘黄瓜20000斤。为了不影响生产销售,他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黄瓜进行管理、采摘、销售。
“我在这里上班,一天能挣上百元,就在村里,离家近,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还不耽误种自己家的地。”村民张新霞说。
“大棚黄瓜的引进,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大刘村党支部书记王思杰说,村民还可以租赁大棚自己种植,技术人员手把手进行指导,让农民实现稳增收。规模化特色种植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