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9日
昔日废坑塘 今日聚宝盆

  文/图 全媒体记者 王朝朝 通讯员 张红卫
  9月7日,记者在汝南县板店乡柴庄村彭王庄看到,一片荷塘,微风吹来,荷叶随风摇曳,阵阵清香沁人肺腑,让人感到仿佛来到江南水乡。更让人惊喜的是,突然,几只白鹭飞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谁也不会想到,这美丽的“江南水乡”5年前还是一个废弃的坑塘,杂草丛生、垃圾成堆。
  “这片坑塘有30多亩,以前是群众烧砖的取土坑,废弃后成了全村的垃圾场,一到夏天,臭烘烘的,苍蝇、蚊子滋生,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周边群众的生活。”荷塘主人彭振国说,“现在,坑塘里栽种了莲藕,春天看荷叶、夏天赏荷花、秋冬采藕,这里成了村里最聚人气的地方,再也没有人往这里倒垃圾了。你看,现在这里的环境多美。”
  彭振国介绍,5年前,为盘活废弃资源,他主动与村里签订了租赁协议,承包了这30多亩让人头痛的废弃坑塘,清理了杂草、垃圾,投资30多万元进行了防渗漏改造,把废弃坑塘建成了藕池。
  “莲子可以做保健品,莲蓬皮可以做药材,根部可以食用,荷叶可以做荷叶茶,可以说,莲藕浑身都是宝。”彭振国说,“莲藕一般亩产6000~8000斤,高时万斤以上,按市场价每斤2元计算,每亩一年纯收入万元左右。种藕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好项目。”
  “由于这里土质好,生产的莲藕洁白,刀切不碎,过水不变色,口感爽脆,市场销路好,我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看到我利用废弃坑塘种莲藕增加了收入,这几年很多人效仿,将各村的废弃坑塘都利用起来。大家通过承包、入股、联合开发等方式种植莲藕,既鼓了个人钱包,又增加了集体收入,而且美化了乡村环境,真可谓一举多得。”据彭振国介绍,现在全乡像他这样利用废弃坑塘种植莲藕的农户有20多
  “荷塘不仅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成了我们致富的‘聚宝盆’。下一步,我准备发展以观赏荷花与莲藕采摘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将周边土地连成一片,地上栽果树,树下养土鸡,洼地种茭白、养菱角,再开一家‘农家乐’,把这里建成一个集生态种养、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观光示范园。”彭振国望着满塘的荷叶,展望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