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威与他的学生们。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日前,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评选,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省第七届文学艺术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冰上杂技创始演员之一的新蔡籍杂技演员徐永威获得“青年鼓励奖”。
据悉,“青年鼓励奖”评选对象主要针对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这是多年来从事杂技表演与创新工作的徐永威获得的又一殊荣。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今年的5月1日,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在深圳欢乐谷开幕。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杂技节目《相信美好——男女对手顶》精彩亮相以“金菊绽放·中国正当潮”为主题的开幕式晚会。在5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深圳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比赛举办》节目中,报道了新蔡冰上杂技。
《冰上跳绳》《冰上高跷》《冰上空竹》《冰上舞流星》《空中漫步》,一个个表演起来如行云流水惊险万分的杂技节目,是“青年鼓励奖”获得者徐永威与他的团队创编的精品杂技节目的冰山一角。其中由他带领团队创作的《空中漫步》参加了2020年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演出,赢得巨大赞誉,让全国人民记住了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的杂技小子的精彩演出。
冰上杂技是世界上公认的东方“阳春白雪”,在我国只有10多年表演历史,是我国首创、亚洲独有的新生艺术。它以花样滑冰为载体,融杂技和舞蹈于一体,以唯美、浪漫、梦幻、动感、惊险为艺术表演特色。若用眼花缭乱、惊险刺激、动人心弦、引人入胜、叹为观止来形容一种杂技带给观众直接感受的话,那么当你再看看充满力与美、激情与浪漫的冰上杂技后,你就会觉得冰上杂技更令人过目不忘。
由河南新星杂技艺术学校培养输出、后来毕业于黑龙江职业艺术学院的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校长徐永威,是我国冰上杂技创始演员之一。他创作的《冰上跳绳》等一批杂技精品节目,已累计赴海外演出300多场次,先后获得第四届俄罗斯国际马戏节金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文华奖、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奖等。他独创的双人表演节目《冰上倒立掐脖滑行》,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目前,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培训学员70多人,已成为该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杂技少年的艰难蜕变
从曾经的懵懂少年,到被父母送到杂技学校,其间经历的种种辛苦,如今对于徐永威来说倒成了最美的回忆。“我不觉得练习杂技苦,反而觉得正是杂技成就了我。如果我当初不选择这一行,现在应该和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家耕作,农闲的时候背井离乡四处打工。是杂技成就了我的梦想,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回馈那些喜爱杂技的孩子。”
9月8日,在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看着正在练习基本功的学员们,徐永威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在他眼里,孩子们身上的吃苦精神令他回想起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毕竟风雨之后迎来了彩虹。
徐永威是全国少数几位能做到“冰上杂技第一高难度动作”的杂技演员。近年来,他回到家乡免费培养贫寒学子,学校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徐家班”,培养的不少学生在国内外舞台崭露头角。
徐永威,1988年出生于新蔡县涧头乡魏营村徐寨村。小小的村庄距离乡下的集市还有几公里远,赶个集特别不容易。他姐弟四个,一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家里特别穷,小时候吃个白面馒头都很奢侈。”他回忆。
11岁那年,徐永威和弟弟被家人一起送到新蔡县新星杂技学校。从此,他的命运就与杂技休戚与共从未分离。“那时候练习特别苦,一次跑一二十公里,练习基本功两小时不准休息。后来才知道那样练习是超负荷的,不科学。”他说自己依然对教过他的老师至今心存感激。
14岁时,徐永威被黑龙江艺术学校招走了,在那里主攻的还是顶功。
14岁生日那天晚上,老师带来一个奶油蛋糕。当同学的祝福声响起,他才明白这是给他过生日。而在此之前,他从未过过生日,更没有吃过蛋糕。同学们一拥而上,递给他本子、笔,而老师悄悄离开,为的是让孩子们享受训练之余这难得的休闲时光。那一幕至今在他心中印象深刻。
2016年,徐永威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在遵义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第四届杂技比赛,捧回文华奖银奖。从此,他屡次代表政府出访美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所到之处反响强烈。
徐永威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和黑龙江省领导出访意大利参加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情形。因为时差、心里紧张等原因,他刚到地方就发高烧。他是表演团队里的核心,表演时需要他打号提醒大家什么时候转换动作,可是他的嗓子发炎了几乎说不出来话。那天晚上的表演,他坚持与团队一起顺利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等到表演结束台下掌声雷动,前排的华人高举国旗口中一遍遍喊着“中国”的时候,徐永威眼眶里满是泪水。
徐永威从20年前的一个懵懂少年,误打误撞进入杂技的艺术王国,经过老师的悉心栽培与个人自强不息的艰苦训练,一步步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不过他心中始终怀揣一个梦想,那就是如何带领更多的像他一样的穷孩子通过杂技改变命运。
2012年,徐永威在以色列表演结束,从北京下飞机后就离开原来的团队,决心回到家乡创办一所杂技学校,帮助更多的孩子通过不懈努力在人生的旅途中绽放青春年华。
如今,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的孩子们有了更多出彩的机会。走南闯北参加比赛巡演,如今火起来的团队新的一年将会有更多的演出机会。很多孩子更因为一技之长而改变着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
每一个梦想都开花
冰上草帽、男女组合舞……练功房里,“徐家班”的杂技学员们正踩着轮滑鞋训练,一个个风驰电掣,尽显青春活力。一旁的徐永威注视着学员们的每个动作,不时喊话调整,他个头不高但身体健壮,肌肉饱满,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
侧空翻、倒立、抖空竹……孩子们努力完成每一个动作,他在一旁眼不眨地盯着,随时纠正每一个动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孩子们被送到这里学习杂技,从零开始,经过艰苦训练,一旦能够登台表演,就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也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该校选送节目《男女技巧》去年荣获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
徐家班在杂技界频频亮相,频频出彩。在2020年央视春晚中,郑州分会场再现的滚滚黄河恢宏壮观的场景,震撼全国观众。滔滔黄河里,几艘舟船摇曳的风帆,就是通过高空杂技“摇摆高拐”实现的,而站在8米高的拐子之上的就是来自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的10名少年。他们如有轻功般在两根细竹竿间展示高难度动作,左右摇摆,轻盈如燕,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其中就有一个被徐永威称为“大宝”的演员潘嘉乐。
拿顶、压腿、开胯、倒立;冰上倒立,冰上手拐,高拐,转碟……潘嘉乐轻松驾驭,观者叹为观止。潘嘉乐还获得了由河南省文化旅游厅颁发的2020年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寻找村宝活动中“百佳村宝”荣誉称号。
潘嘉乐今年只有17岁,出生在新蔡县关津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他父亲外出长年不在家,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被送到徐永威的杂技学校。潘嘉乐韧性强、有悟性,很快掌握了很多高难度杂技技巧,并频频参加全国各种大型节目,给现场观众带来强烈震撼。他参加河南省杂技比赛,获得了两个银奖、一个特别奖。
“凡来自贫困家庭学员和留守儿童,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对于没有直系亲属的孤儿,学校免收一切费用。这不光解决了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后顾之忧,还带动一批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徐永威语气坚定地说。“我只想让更多的孩子走出这块土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采访中,恰逢电影《冰河上的脚印》剧组在学校拍摄,孩子们一板一眼,跟着导演的节奏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进行拍摄。
如果说徐永威的成功是天赋加上勤奋,那么在他背后家人的默默支持也给予他勇往直前的勇气。徐永威的妻子王芬芬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练得一身本领,年纪轻轻就获得过全国太极拳亚军、太极剑冠军。他们的认识也是在一次全国比赛上,两人结结婚后,因为徐永威全国各地参加比赛演出,他们聚少离多,妻子非常体谅,从不抱怨。如今已经安定下来的徐永威终于迎来了一家人的团聚。妻子也在新蔡一所学校兼职做太极拳教练,一家人其乐融融。
“也许有人说梦想可有可无,可是在我心中,有梦的人生一定会卓然不凡。”徐永威的目光尤为坚定。近年来,新蔡县冰上职业艺术学校以冰上杂技演艺产业为支柱,集魔术、花样滑冰、冰上舞蹈、冰上特技等于一体,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杂技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成为我省引领冰雪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作为学校的创始人,徐永威带领学员先后参加“魅力北京·冰雪之约”冬奥会文艺演出、西安市“一带一路”丝路演出、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滑稽比赛、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河南省委省政府春节团拜会、央视春晚舞台等大型文艺活动,屡获国内、国际杂技表演大奖,叫响了新蔡冰上杂技艺术品牌,把新蔡杂技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2006年,新蔡县马戏团的发祥地宋岗乡许庄村被省文化厅授予“杂技之乡”称号;2020年12月,新蔡县被评为“河南省杂技之乡”。
视杂技为生命的徐永威,对冰上杂技有着更高的目标,也充满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