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袁敏 通讯员 王晓光)昨日,记者从开发区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初以来,开发区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宗旨,重点围绕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病有所医、逝有所安,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提质量、惠民生,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坚持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坚持以家庭收入作为纳入或退出低保保障范围的核心依据,形成“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监测,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坚持效率优先,提升救助效果。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救助关口前移,全面落实乡(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因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急难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按照“先行救助”有关政策规定,优化简化程序,实施临时救助。
坚持重点帮扶,夯实保障基础。紧盯重点人群,特别是留守儿童、无人抚养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大对他们的保障力度,并把他们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确保按时足额向他们发放保障资金。
坚持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定期针对社会救助人员举行业务培训,认真研读并熟知相关社会救助保障政策,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改变了兜底保障能力弱、制度效能发挥不充分等现状。截至目前,开发区共为4566人发放各类民政资金772.8万元,受益群众达3.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