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08日
“三秋”生产 “丰景”如画

  本报讯 (文/图全媒体记者李玉荣 通讯员 余川)10月3日,在正阳县熊寨镇岳伍村的田野里,大小农业机械齐上阵,农民正趁着晴天收获花生。
  金秋十月,被人们誉为“一半米一半面”的正阳县丰收景色如诗如画。南部稻谷金黄,北部花生飘香。在这个举国上下欢度国庆的时刻,正阳县的大地上也拉开了秋季农业生产大幕(如图)。
  在该县的南部稻区,收割机在稻田里不停地穿梭,农户们正忙着将收割好的稻谷拉回家,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大家沉浸在丰收的欢乐中。
  在该县的北部花生产区,170多万亩的花生大田里,花生收获机、捡拾摘果机、土地深松机等机械轰鸣,大地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走进正阳县的田间地头,看丰收年景,听村民喜悦的心声。该县大林镇涂楼村村民涂发友介绍,他种植的500多亩优质水稻,产出的大米,品质高口感好。由于今年风调雨顺,稻谷的产量高、品质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该县熊寨镇王大塘村,祖祖辈辈种植花生的农民骆松山抱起几棵刚刚从地里拔出的花生,沉甸甸的花生果实粒粒饱满,看着丰收的花生,他笑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党的好政策,有高标准农田,咱老百姓只要吃苦耐劳,过上高质量的小康生活不成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正阳县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该县的熊寨镇王大塘村建成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1万亩,不仅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而且集智能灌溉、信息收集、农田林网建设于一体,促进了粮食安全、节本增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目前,正阳县已进入大面积收获期,为实现丰产丰收,各乡镇加班加点、轮番作业,让丰产的粮食实现“颗粒归仓”,好一派“丰景”。
  在正阳县黄磊家庭农场,种植户黄磊今年种植花生2000多亩,趁着晴好天气,他采取循环作业,尽量保持人停机不停,昼夜抢收。
  为保证秋收工作顺利进行,正阳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提前对全县农业机械进行保养,组织农业机械“三包”服务人员开展巡回服务,送检送修到田间地头,协调全县农业机械及时合理调度,大大加快了秋收生产进度。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农民边收获、边还田,边整地、不但实现“颗粒归仓”,还确保冬小麦按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