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陈培 通讯员 田春雨
“种田找康靖,年年好收成。”近日,在西平县五沟营镇,村民的一句顺口溜,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农技,修炼于田间地头
绿油油的麦田里,西平县农村农业局农技推广员康靖正在向一群村民讲解小麦冬管知识(如图)。
康靖告诉记者,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民种地热情高,大家乐意听,他也愿意讲。
据了解,在全县组织实施的“科技支撑项目”“万名科技人员进万村”“百站包万家”活动中,康靖先后主持并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涉及6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具体指导100多个示范户及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指导建设高产示范田2000多亩,示范带动10余万亩,举办技术培训200多场次,累计培训新型农民10000多人次。
作为一名农技人员,从热血青年到农技骨干,康靖在农技推广一线已经服务了近30个年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家乡的“三农”事业。
“在今年的‘西平县绿色高质高效小麦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中,康靖积极献策出力,作出了贡献。”西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国选说,工作之时,节假日里,康靖经常会骑着摩托车去田间地头与农民聊天。
服务,穿梭于农民中间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玉米叉子是去掉好,还是不去好……”在抖音平台上,有一个账号叫“农业人@话农业”,已经发布农技视频300多条,简明流畅的话语、丰富实用的农技知识吸引了众多农民粉丝,关注量超15万,单条视频点击浏览量最高100万。
这个借助现代传媒话农业的农业人正是康靖。每当村民遇到生产上的难题,只要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康靖就会出现。为提高新技术宣传效果,康靖借助微信、抖音、头条等平台,录制短视频、编写小文字,把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的农技知识及时发布推广。据了解,康靖每年通过热线电话解答疑难问题500多条;建种植大户微信群10个,直接负责1000多个种植大户的农技指导。
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鼓鼓的腰包,康靖经常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培训。为确保培训质量,他编写培训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利用冬春农闲时节深入乡村,为农民发放培训资料和技术“明白纸”,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王献贞是焦庄乡白庄村民,流转种植土地200多亩,在康靖的指导下,亩产超过450公斤,创造了西平夏花生产量的历史记录。
2021年5月,在全省“百站包万家”活动中,康靖被推荐为“农技推广服务之星”,受到河南科技报的采访和整版报道,其事迹也被河南省广播电视台予以报道。
初冬午后,阳光正暖。陪同记者采访的西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万祥说,在西平农业农村系统,还有很多像康靖一样的农技人员。他们整天和黄土地打交道,时刻都在钻研业务,以粮安天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默默奉献着一己之力。
推广,奔波于三农一线
如何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一直都是西平县农业人的“心结”。为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被村民快接受、快应用、快见效,康靖特意筛选培养一批有科技意识、种田水平高、基础较好的农户,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然后再由这些科技示范户引领带动更多村民科学种田。
师灵镇赵王村村民马卫东,高中毕业、科技意识强,流转土地近2000亩。2020年,由于管理不善,他种的花生叶斑病发生严重,近2000亩花生平均亩产仅200公斤荚果。今年,花生种植前、4叶期、生长期,康靖都深入田间,现场指导,确保花生少生病,延迟落叶时间。6~9月,尽管西平出现了创纪录的阴雨寡照天气,但马卫东的花生到10月13日才开始活秆收获,较上年收获期推迟22天,荚果产量估算亩产300公斤以上。
柏苑武岗村是康靖提供技术服务行政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4368亩,均为砂浆黑土土质,土壤黏重,耕作难度大。在“科技示范项目”活动中,由于康靖采取措施得当、指导有方,武岗村小麦“全蚀病”当年就得到有效控制,吸浆虫销声匿迹,困扰武岗村小麦生产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庄稼有了病、就去找康靖”已成为武岗村村民的口头禅。
今年6月,西平县农业农村工作再次荣获全省先进,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西平‘三农’工作步子跨得大、迈得稳、走得远,全凭这一群有情怀、有担当的‘三农人’。”西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卫松说,他们立足本职,知难而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奋力使古老的西平大地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处处呈现出绿色祥和、生机勃发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