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8日
天中柱 集天中元素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全媒体记者 李贺建/文 王建成/图
  天中柱又名天中塔,始建于2007年,驻马店标志性建筑,位于驻马店市区开源大道与乐山大道交会处。
  天中塔高59米,塔基四面嵌有4块2米高、3.9米宽的高浮雕。高浮雕的上面,是56层花岗岩塔层,其中下端10层是装饰浅浮雕,刻有象征石文化、陶文化、玉文化、青铜文化的图案,及甲骨文、兵器装饰图案。
  天中塔呈方锥形向上递进。塔顶端是一根直指蓝天的不锈钢标杆,象征驻马店锦绣未来。整个塔体配有华丽的彩色照明,象征前进中的驻马店多姿多彩的每一天。
  塔基四面嵌有4块高浮雕,西面是“盘古开天辟地”,北面是“周公定天中”,东面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南面是“古代五杰”(李斯、韩非、桓宽、范缜、干宝)。
  驻马店市泌阳县是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明李梦阳语)。当地盘古神话传说源远流长:开天辟地、石狮搭救、滚磨成亲、百神佑子、驯化牲畜、三场私雨等;那里胜迹质证如影随形:盘古山、盘古庙、盘古井、石狮子、百神庙、甜水河、磨山神磨等;那里民俗风情文化厚重:敬盘古神像、办盘古庙会、石狮子镇宅、保护黄色蛇、穿百衲衣、兴百家姓、门楣安放太极镜避邪、门口插“扫天婆”祈雨祈晴、与外地来客打招呼说“回来啦”、称夫妻为“姊妹俩”、呼女孩为“千金”等,具有极其鲜明的盘古文化发祥地特质。2008年,泌阳盘古神话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祝”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000多年。据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今梁祝镇)。该镇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邹佟的墓等。分列于原马庄乡古官道两侧附近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墓,至今仍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和普通民众到来。
  西周初年,周公派人到各地用土圭测影,观测天文地理,最终确定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尤为豫州之中。“周公定天中”这幅图向我们介绍了驻马店又被称为“天中”的由来,也与天中塔塔名呼应。
  “古代五杰”分别是李斯、韩非、桓宽、范缜、干宝,其中“千古一相”李斯、散文家桓宽为上蔡县人,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韩非的故土在西平县,道家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为泌阳县人,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为新蔡县人。他们都是出生于驻马店这片广阔土地上的著名历史人物。
  天中柱是天中五千年文明史的浓缩。天中柱的形体轮廓是一个写意的圭表,其底座为圭,上峰为表。表体由花岗岩磨削而成,呈整齐而有锥度的棱柱体几何形状,柱体上逐级显现的水平刻度是利于精确观察之意,为圭表所必具,只不过做了艺术变化而已。
  柱体基座的大小浮雕,记录了出生于天中大地的圣祖先贤和发生在天中大地上的重要事件。这些经典画面表现的是天中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它们是对下一代进行历史教育和文化熏陶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