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2日
古蔡五湖今何在西施浣纱传到今
    李贯武(左)等人实地查看,探究五湖传说。

  文/图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画不成,西施女,他本倾城却倾吴。高哉范蠡乘舟去,哪里是泛五湖?若论钓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元曲《四块玉》中这样描述西施、范蠡。
  令人讶异的是,在上蔡县也有“五湖”,并且与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有着高度的契合。
  在当地村民李贯武眼里,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就是两位神仙般的人物曾经避世之地,同时也正是因为两位古人的智慧,发展起苎麻和丝瓜两大拳头产业。如今,上蔡黄埔是远近闻名的“黄麻之乡”,而由丝瓜种植带动的丝瓜水产业更是网红产品,古蔡大地焕发勃勃 生机。
    发明家的奇思妙想
  早春天气,拥有“一种水里发电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李贯武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能人。这个2016年申请的专利,是一种无须筑坝截流蓄水以提高水位和流速就能将任何水况的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水力发电技术。这样一位执着钻研的民间能人,爱好广泛,直到有一天,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向报社爆料,称他对当地历史又有“重大”发现。
  “我小的时候,大人小孩都爱听说书、听故事。我常到文人拴柱哥家听他讲故事,听他讲禹王的故事,西施、范蠡的故事,鸿雁坡及鸿雁传书的故事,各个村名的来历。”在李贯武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疑惑,传说的东西是虚无缥缈的还是根据历史演绎的?这引发了他的好奇心,同时也让他在工作中时时处处留意当地的地质地貌,期待有一天有惊人的发现。
  禹王治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暴雨连连,昼夜不停,一下就是数百年;地下洪水滔滔,一片汪洋。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暴雨才渐渐停止,但依旧隔三差五下几天。土地淹没,农作物绝收。人们生活艰难,在洪水、猛兽和饥饿中挣扎。禹王之父鲧受尧帝之命治水,堆土为堤,堵水护田,因不能根治,致其流放。舜继帝位,命大禹接任其父鲧之职,继续治水。大禹一改围堵为疏通,顺水流之势开挖河道,提土围堤,奋斗半生,终于制服水患,龙王被逼归海。暴雨渐歇,海水渐退,水面下降,良田出现。人民免受其害,安居乐业。
  “当时我们村东七八里就是海边,禹王治水就在这里。民工、牛马都在最高处的卧牛洞,就在现在的陈窑湾以南。后人为纪念禹王,在此地为他建庙祭祀,香火旺盛。”李贯武告诉记者,“春秋时期,一男一女来到这里,男的叫范蠡,女的叫西施。他们从家乡带来抗水耐淹的萱蔴和丝瓜种子种植。我们现在吃的丝瓜,黄埠一直种的苎麻,就是他俩的功劳。”
   五湖泛舟孰真孰假
  五湖究竟在哪儿?如今,上蔡县黄埠镇和无量寺乡,仍流传着西施与范蠡优美而感伤的故事。上蔡县黄埠镇北边与无量寺乡的南边,就有传说中的五个湖,即王莲湖、吴湖、宋湖、单湖和望娘湖。冬季来临雨水较少时,五湖相望,各自独立;夏季雨水多时,湖面一望无际,五湖相连。外乡人问路,当地人只能以五湖为名指路,久而久之,渐成五湖之名。
  在一些老人的记忆里,当地十年九涝,蛤蟆撒泡尿就发大水。东起大胡庄,现在叫小胡庄,西到王连湖,南起尚湖,北到吴湖和宋湖,吴湖和宋湖现在合称吴宋村。这里地势低洼,发大水时一片汪洋。
  陈司、宋三星曾撰文表示,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家住如今的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范蠡和西施从苎萝村隐居到此时,此地还是一片洪荒,而环境与自己家乡诸暨萱萝村极其相似。二人决定定居于此,农忙时垦荒种田,农闲时泛舟五湖,过着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
  传说西施离别家乡的时候,只带走了家乡的两样特产:“苎”和“萝”的种子。范蠡决定种植“苎”和“萝”,以解西施的思乡之苦。相传,西施所在的苎萝村,村子中间有条浣沙溪把村子分成两半。溪东种植苎麻,并以纺麻纱为主;溪西种植天萝(俗称丝瓜),以大出名,相传“瓜高丈许,云梯及之”。如今苎萝村附近的土地基本都变成了现代化工厂,传说中的“苎”和“萝”已不见踪影。
  范蠡和西施在一次泛舟冬巡时,发现湖中初现的一大片高地上,一群大雁被流冰冻结翅膀,不能飞翔。西施思念家乡心切,就给大雁温化寒冰,把思乡之情写成书信,绑在雁腿上,拜托大雁南飞,寄信家乡。这就是鸿雁传书的来历。这片水中高地也就以鸿雁坡的名字流传下来。
  “开始我全信以为真,后来半信半疑,再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才知道这不过是大人哄小孩时的美丽传说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好奇心和探讨心的加深,萦绕在心头的问号推动着我来到了传说中禹王治水的卧牛洞,举目向东、北、西望去,是一个巨大的扇形地势。”李贯武表示,东北几十里,一条北汝河故道蜿蜒至蔡埠口村。正北几百里,地势逐渐低洼至足下突然抬高。正西上百里起于山区,东至脚下,柳叶河故道九曲十八湾蜿蜒曲折,至蔡埠口与北汝河交汇。正南十里处有沁河终流、有埠口码头黄埠。东向十里有蔡埠口。可想两处码头当时是多么繁华。
  上蔡的齐海,齐海的海子村,为啥叫齐海?为啥叫海子村?有学者说是沿用云南彝族称坑塘叫海子,海子村有坑塘,所以叫海子村。沧海桑田,那时这里河湖众多,水面巨大。
  据尚景熙《李斯评传》考证,2200年前的秦丞相李斯年少时,曾带狗捕捉野兔,穿过荒草菰棵,才能到达齐海,再向东就是断续水域。
  有近六百年建国史的蔡国,历经西周和春秋的漫长岁月,拥有长达五百年的都城史。
  固若金汤的城池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沙场的征伐鲜血染红了护城河,一次次城门被轰然打开,城郭的兴废与蔡人一次又一次的迁徙流放,民生的疾苦,民族的融合,都化作一缕青烟,回眸间消散在夕阳坠下的地方。
  如今烽火不再,车马归于沉寂,历史跨越了三千年,作为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西周古城,依然伫立在古蔡大地的蔡国故城,向世人讲述着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发端于蔡国故城望河楼的重阳节,正向人们展示着来自古老传统的独特魅力。这里的众多传说与遗址,发挥着以史为镜、以史鉴今,学史明德、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积极作用。
  黄淮学院天中历史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市民协副主席余全有表示,有着厚重历史的上蔡县,有西施、范蠡在此泛舟五湖的传说并不为奇,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一切给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微小切口。
  在卧牛洞旁的柳叶河畔,依旧有沿河搭建的棚子上垂悬的干枯巨型丝瓜随风摇摆。如今,黄麻种植在黄埠镇日渐衰退,但当地麻绳加工业仍长盛不衰。丝瓜的种植习惯也一直保留至今。境内的晨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使丝瓜种植常年保持在2000亩以上。公司所生产的丝瓜水系列护肤品一度爆红网络。
  脚下这片土地历经沧海巨变,不变的是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他们的创造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朝气蓬勃的人只争朝夕、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