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公布。这意味着,各方关注已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个人养老金是什么、怎么缴、如何领?记者采访了业内权威专家。
是什么
采取个人账户制,有税收优惠
“简单说,个人养老金就是存一笔钱,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到退休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养老金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
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参加人可以用缴纳的个人养老金在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依法合规委托的销售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其权益归参加人所有,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怎么缴
自愿参加,年缴纳上限12000元
根据意见,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基本上有能力、有意愿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体现了制度的普惠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
意见规定,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人社部、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如何领
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
根据意见,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经信息平台核验领取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领取时,应将个人养老金由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转入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参加人死亡后,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产可以继承。
意见要求,人社部、财政部加强指导和协调,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此外,各相关部门还将按照职责分工制定落实意见的具体政策措施。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