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7日
捕捉桃花水母实不该
希望家长教育孩子爱护生态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永良)“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冷水河内捕捉国家级保护生物桃花水母,希望相关部门能对该水域加强管理,制止相关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同时希望广大家长能为孩子作好表率,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5月15日,一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反映。
  据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介绍,当天,他到冷水河观赏桃花水母,中午12时许,发现有几名孩子在大人陪同下使用网兜打捞桃花水母。“如果任由他们捕捞,是不是会对桃花水母造成伤害?他们带回家后能否妥善喂养?”这名市民担忧地说。
  5月16日,记者来到市冷水河公园。公园莲心湖中水生植物与岸边景观相映成趣,十分优美。但河边垂钓者和打捞桃花水母的市民,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园安静怡人的环境。
  记者看到一名家长正带着孩子打捞桃花水母,孩子几乎将半个身子探出护栏。现场一市民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稍不注意,孩子就会落水。而打捞桃花水母的家长则表示,打捞桃花水母是为了方便孩子观看,增长见识。但在其他市民看来,打捞出来的桃花水母,拿回家没几天就死了,这样的行为不可取。
  “桃花水母现在是越抓越少,家长应该给孩子讲解关于‘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的故事,也可以现场观看增长见识。同时,教育孩子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而不是仅仅为了让孩子玩就肆意打捞。”一市民说。
  公园环卫工作人员认为,冷水河内打捞桃花水母,不仅不安全、不文明,而且存在潜在风险。桃花水母是一种有毒生物,其触手上有一些刺细胞,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将释放刺细胞攻击,而刺细胞都是带有毒素的。同时,打捞出的桃花水母无法通过家养而长期生存,希望家长带领孩子游园时要做好监护工作,并为孩子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