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臧燕
近日,确山县三里河街道老臧庄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向班主任郑一凡送上锦旗,感谢她对孩子的细心呵护(如图)。
1985年出生的郑一凡,在老臧庄小学任教8年。目前教的是四年级语文,担任班主任。
“这班学生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带,到现在四年级已经5年了。全班26个孩子,其中有6个留守儿童,中午学校里饭,孩子们都在学校吃。”郑一凡说,这是一群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因为学校离家远,女儿两岁半时,郑一凡就带着她在学校居住,一星期回家一次。2016年儿子出生后,一直在泌阳老家由公婆带。后来,公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她又将儿子接到学校自己带。当班主任事情烦琐,郑一凡说,全班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她不能有丝毫分心。
宋梓(化名)是一个敏感、执拗的女孩,学习态度取决于心情。执拗起来,谁也管不了。一次,她的数学作业没完成,数学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写,她头一扭说:“不想写。”当时郑一凡也在班里,于是就把宋梓喊出来,可无论怎么说,宋梓就是不吭声。郑一凡温和地说:“你先回班里想一想,想通了来找我。”第二节下课,宋梓笑着到办公室说:“老师,我错了。”郑一凡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和老师顶嘴不对,要向数学老师道歉,她点点头答应了。
有一天,郑一凡在宿舍午休,宋梓突然推开门说:“老师,我肚子疼。”郑一凡一惊,赶紧带着她去村卫生所。回来又给她倒水吃药,叮嘱她多喝水、多休息,有事及时找她。宋梓妈妈感动地说:“郑老师真是个好人,宋梓谁的话也不听,只听郑老师的话。”
有一个女孩儿是孤儿,经常穿得脏兮兮的,郑一凡便把女儿的衣服拿给她,平时也没少照顾她。
郑一凡刚上班时,学校条件差,学生基础差,那时她带两个班的数学课,作业都是抱到宿舍里等孩子睡着后再改。看到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在辛苦付出的同时,郑一凡也有遗憾,因为工作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女儿经常说:“妈妈对学生好,我想当妈妈的学生。”
后来,在山东大学的援建下,学校有了花园般的校园、宽阔的操场和标准化的食堂,学生中午在学校就餐。郑一凡像母亲一样陪伴在学生身边,做他们的老师、朋友、亲人,引领他们成长。
爱生如子,德才兼顾,既是郑一凡多年从教的真实写照,也是确山县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