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8日
“白马”前的温暖记忆
  文/余永亮
  记忆中,曾有一座白马雕塑屹立在驻马店老火车站广场西侧,那矫健的身姿、腾空的前蹄,以及昂首嘶鸣的神态让我至今难忘。
  第一次邂逅“白马”是在上世纪80年代,年幼的我随父亲来驻马店赶集。刚走出热闹的中山街,我立即被那栩栩如生的骏马所吸引。乡间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么传神的雕塑,于是我挣脱父亲的大手,迅速跑到它跟前,仰起脸来仔细观看。任凭我踮起脚尖甚至一次次跳起来,小手也无法触及高高在上的马蹄。那时,“白马”在我心中是如此高大。
  第一次在驻马店照相便是以“白马”为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读初中,有一次学校团委的老师带着我们十几个团员到火车站广场参加活动。活动结束照相时,大家似乎很有默契,不约而同地来到“白马”雕塑前。我们规规矩矩地站在“白马”前,认真地看着镜头。拍照的老师往后退了又退,最后还是摇摇头,无奈地说:“想把白马照全,恐怕就照不清人脸了!”我听了很失望,因为当时“白马”就是火车站前最亮丽的风景线,不能和完整的“白马”合影成了我少年时代颇为遗憾的事情。
  第一次所谓的“约会”也发生在“白马”前。十七八岁时,我的作文偶尔刊登于校园杂志上,因此有不少“笔友”给我写信。有一位和我交换过照片的邯郸女孩来信说高考后要来驻马店玩,就连“某月某日大概某时”都确定了。我回信时告诉她我会在“白马”那里等她。20多天后的夏日清晨,我紧张地站在“白马”前,望眼欲穿地盯着出站口,仔细搜寻脑海里勾勒出的熟悉又陌生的脸庞。我始终不敢离开“白马”的位置,生怕因她提前到来或是火车晚点而耽误了约定。那天的火车晚点两个小时,上午10时,我看到一个穿着格子衬衣的女孩朝我走来,她的马尾辫扎得很高,走起路来一甩一甩地。她大声喊出了我的名字,我顿时低下头,脸上热热的。
  那天,我们在南海公园聊学校、聊梦想、聊未来……晚上9时,她要坐火车回邯郸了,送她到车站时经过“白马”雕塑,我们停了下来。我终于鼓足勇气,拉起了她的手。那一刻,我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她抬头看看灯光下昂首屹立的“白马”,认真地说:“如果我再来,你还在这里等着我吧!”我笑着点点头,慢慢放开她的手。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白马”雕塑前,只留下怅然若失的我……
  后来,她在信中写道:“在‘白马’前,有一个会脸红的男孩拉起我的手。只是我们太年轻,未来又太遥远……”那是我第一次拉女孩的手,我也曾幻想着能再次相约,可是世易时移,当“笔友”这个词渐行渐远,我们便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白马”被搬走时,我想起她说过的“还在这里等着我”,顿时,心中掠过一丝莫名的伤感。
  如今,每次来到焕然一新的驻马店火车站,我都会想起曾经的“白马”。有时也会放眼望去,欣赏着驻马店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如果把昔日的“白马”雕塑放在今天,它奔驰的马蹄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这座城市腾飞的步伐。不过,对于70后、80后或年纪更长的驻马店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于“白马”的美好记忆。在“白马”雕塑周围,曾上演过无数次孩童的嬉戏、亲人的送别、朋友的约定……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如同一部老电影,温暖着我们的眼眸、熨帖着我们的心灵。
  (作者地址:驻马店市中华大道西段美庐印象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