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8日
抢时间 拼速度
蛟龙救援队开启硬核消杀模式

  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侯伟峰 通讯员 付蕊)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泌阳县红十字蛟龙应急救援中心严格落实落细公共环境消杀及封控区、管控区消杀等工作(如图)。
  为做好封控区、管控区等场所的消杀工作,蛟龙救援队每天出动8到10台弥雾机,在按要求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等安全措施后,队员们身负30公斤重的设备,忍受身着防护服的闷热,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音以及喷射出的雾化消毒水造成的视线模糊,他们采用地毯式喷洒消毒的方式,对封控区、管控区道路、绿化带、健身活动广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细致的消杀,并对每栋居民楼的楼道进口处、拐角处等生活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确保社区消杀无死角、无盲区。
  “坚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有汗不能擦。”蛟龙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队长平恩东说,防护装备是队员们十分宝贵的资源,每一次穿上防护服,队员们就要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
  每一次任务结束,队员们脱下防护服那一刻,被汗水浸透湿的衣服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因长时间背着近30公斤重的设备,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是两道深深的红印。因为双手在胶皮手套包裹下,因被汗水长时间浸泡而变得发白、发皱。
  “再重的担子也敢挑,再难的道路也能走,再苦的活也要干。”这是疫情中蛟龙应急救援中心全体队员恪守的信念。据了解,自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蛟龙应急救援中心一直“奋战”在各封控区、管控区等防疫一线,执行消杀任务。每天出动30~40名队员、4~6名预备役队员、4辆车、8~10台弥雾机、1台大型喷洒式无人机参与消杀,针对泌阳东高速口、尚东第一城、花园街道办事处、铁路小区、老一高东北角墙外、高邑乡罗沙坡村全域等地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累计消杀面积220万平方米。
  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蛟龙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不同的战场上,以不同的方式,为全面打赢抗“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