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0日
聚焦“五星”支部创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工人在加工渔具。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张遥驼
  从鱼饵到鱼钩,从鱼线到渔网,从鱼竿到鱼护,300多种产品应有尽有……8月7日,在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渔网渔具电商产业园内,一个集合了渔具全产业链的电商基地令人惊叹。
  “园区入驻渔网渔具企业6家,年产值2亿元,带动就业2000多人,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渔网渔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水泉汪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忠介绍。
  与此同时,在产业园不远处的鑫盛达垂钓用品有限公司车间内,电商大户郑磊正在直播销售渔网。“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订单近2万单,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
  渔网编织是西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水泉汪村一批有眼光、有魄力的“90后”农民让渔网搭上了互联网快车,打造了“双网”互促经济模式,在全国叫响了“淘宝村”的名字。如今,全村经营渔网渔具规模企业近50家。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自创建“五星”支部工作开展以来,水泉汪村依托渔网渔具加工主导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构建了集渔网渔具加工、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争创“产业兴旺星”,拓宽群众致富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形成的电商专业大户58户,其中有7户年销售额在5000万以上。
  “五星”支部创建,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水泉汪村把“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的总抓手,精心谋划、创新载体、统筹推进,全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创建工作中,水泉汪村成立专班工作小组,对标对表创“星”任务和标准,立足自身实际、理顺创建路径、营造浓厚氛围,以创建高质量“五星”支部,赋能基层组织建设,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烈日炎炎,记者来到水泉汪村,看见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栽花植绿,小巷胡同墙面上的诗意绘画,让村庄洋溢着静谧与美好。
  改善生态环境,共建宜居家园。结合“生态宜居星”创建标准,水泉汪村在前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础上,动员群众开展私搭乱建清理、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等细节问题,极大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村容户貌大提升,美丽宜居氛围日渐浓厚。
  腰包鼓了、环境美了,文明成风尚。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水泉汪村完善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好乡贤”“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村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们将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基层有效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李世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