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4日
落实藏粮于地 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张丽丽 张健
  在距离遂平县城不远的常庄镇大兴村,一望无垠的田野里,生长着色泽金黄的玉米、颗粒饱满的花生……
  “花生到了生长关键期,浇水要及时。”村民张加红用卡在机井房上刷了一下,计量表启动,连成片的花生地里,喷洒机具开始均匀地洒水(如图)。
  大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遂平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县共有耕地103.64万亩,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70.75万亩。常庄镇规划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上蔡县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西平县1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集中连片,共同打造了驻马店市2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牢牢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慧”种地,“云”管理,给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常庄镇建设的5G+智慧农业云平台控制室里,整面墙的电子屏上,农田地理信息、智能灌溉控制、农业植保监测、农业气象监测、环境灾情预警等高标准农田信息一目了然。
  “5G+智慧农业新模式,为农民种好粮提供科学依据。”常庄镇种粮大户姚新领一边查看农田信息,一边在手机上“下单”业务。他流转的1000亩高标准农田里,玉米套种花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良田配良技,增产又增效。遂平县积极推广应用“5G+智慧农业”新模式,提高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粮食耕、种、管、收等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强筋小麦主要供给克明面业、今麦郎等加工企业。这一茬的玉米、花生主要供给鸿展饲料厂、正康粮油等加工企业。订单种植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种地底气更足。”姚新领说。
  农产品加工,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近年来,遂平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着力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优质粮食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既稳住了粮仓,又富裕了农民。
  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走在大兴村,笔直平坦的道路两侧,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不远处的田野里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从无人看管的喷洒机具里喷出来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彩虹。
  一幅丰收的喜人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