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5日
靖宇精神 伴我成长
  文/时双庆
  我出生在杨靖宇将军的家乡河南省确山县,从小听着将军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心中有一份“靖宇”情怀。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发过一本厚厚的书,名字叫《杨靖宇将军的故事》。那时,幼小的我不知将军是何人,抱着新书如获至宝。真正走近将军、了解将军,就是从《杨靖宇将军的故事》这本书开始的。
  读将军的故事,我常常幻想着跟随将军的足迹跨越白山黑水,与鬼子周旋,一场场战斗,一次次生离死别,将军的飒爽英姿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然而,将军终究还是去了,敌人剖开了他的身体,没有食物,都是棉絮之类的东西,残酷的事实面前,“英雄”二字,像一把尖刀深深地扎进了敌人的心脏,也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将军的故事让我知晓了民族大义,让我懂得了家国情怀,将军的故事在我小小的心灵深处根植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2003年底,我弃笔从戎投身部队建设。第一次上政治教育课,指导员告诉我们:“装甲旅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我们是‘杨靖宇支队’的一员,我们是靖宇精神的传人!”那一刻,我的内心激动万分,我这个来自将军家乡的小兵在若干年以后终于真正地走进了梦想已久的军营,踏着将军的足迹与战友并肩奋斗。5年里,将军的名字时刻激励着我,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工作中精益求精,训练时不畏苦累,完成任务不提条件、不拖泥带水,唯恐小小的失误损害了将军的威名。一路走来,我不仅转了士官、立了功、入了党,还在工作和训练中提升了能力和素质。
  有幸成为“杨靖宇支队”的一员,在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老部队服役,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革命军人”这个简单的荣耀和称谓。野外驻训,风餐露宿,实弹演习,千里机动,拉得出、打不烂、拖不垮,一次次淬炼和磨砺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靖宇精神。英雄的部队英雄的兵,靖宇的血脉在每一名战士心中涌动,靖宇的意志在每一场战斗中得到锤炼,靖宇精神在军旅岁月里书写了一首首青春和意志的赞歌。旅史馆门口,将军的表情深沉、凝重,眉宇间透着对新中国的希望、对和平的向往。旅史馆初建之时,将军曾经的生活用品和物件并不多,但每一件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震撼人心。每每观之,内心百感交集。
  退伍之后,回到了靖宇故里,我没有想方设法去获取一份安逸的工作,而是再次选择了挑战自我,弃武从文,毅然在一家培训机构做起了作文老师。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众多孩子稚嫩的脸,再次跟他们分享靖宇将军的故事时,他们的表情和儿时的我是那么的相像。我突然觉得我的骨子里已与“杨靖宇”这个名字密不可分,靖宇精神在陪伴我成长的路上,也在滋养一代代将军故里的幼苗,风里雨里,我们优雅咏唱,一路同行。
  周末,我陪着妻儿去靖宇广场,孩子们在广场追逐打闹的身影让我产生无限遐想。广场西侧的建设街上有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北侧解放路上有靖宇小学,将军的雕像在风雨中矗立几十年,每周一是孩子们升旗、瞻仰将军的日子,这种传承,这种信仰,无疑是老区人民对将军最有意义的祭奠,也是对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大启示和教育。
  今天,靖宇故里大变样,新区建设一日千里,环境优美,宜商宜居。一代代靖宇人在国防和现代化建设的路上砥砺前行,初心不忘。每每想起,我内心的那份自豪感就油然而生,热泪盈眶。
  我爱这片红色的土地,爱得深沉,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