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9日
露天电影
  文/鲁歌
  露天电影的放映处就在工人俱乐部前面的小广场上,每个星期六下午,俱乐部就挂出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当晚要放映的电影名称。上世纪70、80年代哪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每周看一次电影就是人们热切期盼的事情。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在广场玩耍的孩子们(星期六的下午放学早),他们一看到小黑板挂出来后,就用粉笔在广场的水泥地上画下一个个小方块,并在方框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这就表示这个位置已经被自己占住了,晚上家人们就可以坐在这个位置看电影。
  吃过晚饭后,人们就呼朋唤友地一起往广场赶去,孩子们搬着小板凳欢快地跑在最前面,大人们搬着折叠椅跟在后面,人们就像一股股的溪流向广场汇集。广场不仅是放电影的娱乐场所,更是人们社交的地方。电影放映前的一段时间,男孩子们在嬉戏打闹来回奔跑,女孩子们三五成群做着游戏或相互交换着零食,恋人们羞涩地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相熟的人们相互打着招呼传递着信息。电影一开始,乱哄哄的人群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沉浸在剧情中。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悲伤或喜悦,只有这时才能让人们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静静地观看别人的悲欢离合。
  记忆中我看过《董存瑞》《地道战》《牧马人》和《少林寺》等老电影。放映《牧马人》的时候,还闹过一个笑话。电影的胶带是一盘一盘的,上面写有放映的序号,可是那一天晚上放映员不小心放错了顺序,先放映的是老许和秀芝生了孩子后放映的是二人结婚,这个错误立刻召来了人们的一阵笑骂声。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放映电影《少林寺》,因为事前报纸和广播电台已经做了大量宣传,在外地放映后引起极大的轰动,所以我们对这部电影都很期待。放映的当天晚上可谓是万人空巷,广场四周的台阶上也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电影开始了,人们被精彩的剧情和少林武僧精湛的功夫深深吸引了,整个广场的观众都静悄悄的,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情节。以至于电影散场后还不愿离去,久久地在一起议论、品味。
  每当电影散场后,父亲搬着椅子走在前面,母亲抱着已经熟睡的弟弟,我拉着母亲的衣襟走在后面。那时我已经困得东倒西歪了,只是机械地迈着步子往家走。夜晚又重归安静了,皎洁的月光照在身上,把我小小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我多想再回到那个年代,多想搬着小板凳坐在广场上再看一场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