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3日
李恒亮:丹青难写是精神
  全媒体记者 王冰之
  通讯员 冯华豫
  近日,泌阳县一位年近九旬退休老干部的传奇故事,在天中大地引起广泛热议。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恒亮,泌阳县水利局原党组书记兼局长,自1993年至今,已经退休30年。30年来,他带着老伴放弃县城的优越生活,主动来到荒山野岭安家落户。自此,李恒亮同老伴一起饮山泉、住草棚,战严寒、斗酷暑,每天栽树不止,使上千亩荒山秃岭绿树成荫,在为泌阳县生态文明建设奉献余热的过程中,书写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诗意人生。
  更为令人称道的是,当下已近90岁高龄的李恒亮,仍雄心勃勃地制订了“五个一”的人生蓝图:争取活过一百岁,再绿化荒山一千亩,再修筑林间小路一百里,再植树造林一百万棵,再创林果业生产总值一千万元。做到“生命不息,绿化不止”。
  故事是生动的,感人的。在这生动、感人的故事背后,李恒亮三十年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难能可贵的精神丰碑。这是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奋进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是一种勇闯新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恒亮退休后30年绿化荒山的成功实践 ,也为广大老干部树立了“老有所为”的学习榜样。当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干部队伍将越来越宏大。如何迅速地适应社会、妥善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广大老干部迫在眉睫的问题。大家要像李恒亮一般,把退休作为人生道路上的必须经过的一个转折点,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家庭状况,以“老有所乐”为前提,力所能及地做到“老有所为”,充分发挥业务专长,焕发人生“第二青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