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川)运料、安装……近日,在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正阳县番顺番茄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抢抓施工的有利天气,加快番茄产业园建设(如图)。
“这个项目规模大、带动性强,王楼村有了这样的产业园,村民都拍手称赞,盼着早日建成投产。”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驻王楼村第一书记刘闯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熊寨镇地理位置优越,京港澳高速引线、省道明临路穿境而过,是正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园核心区,交通便利,5分钟可上高速公路,20分钟可到明港机场。”该镇农业中心主任刘建军介绍,便利的交通可促使优质蔬菜快速便捷地进入京津、江沪等地,并为全县蔬菜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该项目为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转变,是振兴乡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阳县番顺番茄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60亩,投资1600万元,总建筑面积69280平方米。项目建设周期拟定4个月,预计今年底建成。产业园建成后,可年产优质番茄1500吨,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及村干部参与,每年可培养正阳县专业技术工人和致富带头人50人以上,尤其是重点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村干部,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引领一方,带动一片,为全县高效农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及组织带动作用;力争通过3至5年,通过项目区的开发示范作用,将正阳高效农业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亩,产值过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该项目完成后,不但能缓解蔬菜供应,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还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广大种植户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迅速转向科技含量高的新生产方式。
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科学化水平,该项目建设有日光温室大棚和网室,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搭建共享平台,建成集农业生产、高新技术示范、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农产品可追溯、采后处理、品质检测、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带动科技试验示范功能、教育培训功能、产品生产功能等多种功能发挥效用,最终通过辐射效应推动整个乡村建设发展。